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来源: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1-01-16 | 253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5月12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坪村的村民们在进行危旧房改造。搬进修整一新的房子,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提升。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二是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三是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根本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引用经典作家的话,强调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许多重要论断。比如,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这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含义。

第一,新思想引领新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实践中来,又指引实践发展的科学理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准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二,新时代孕育新思想。只有深挖实践的“富矿”,理论工作者才会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点希望:一是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二是深入调研,察实情、出实招,充分反映实际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三是把握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短期波动中探究长期趋势,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充分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四是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实施“十四五”规划,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