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来源: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1-01-16 | 2528 次浏览 | 分享到:

看国内。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看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科学判断:“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总的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如何应对?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的重大问题,深刻阐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第一,关于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第二,关于新发展格局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第三,关于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专章部署,放在规划任务的首位,这在我们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精确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国家测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最终确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图为2020年5月27日,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顶合影留念。 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坚持自主创新、发挥我国科技创新的制度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指引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大飞机制造、航空母舰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进一步凸显了支撑引领作用。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这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总书记部署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是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三是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四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基础;五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六是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