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依靠改革应变局开新局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十四五”规划《建议》对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事业所取得的重要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新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对改革的整体布局、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新时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下,全面深化改革历经初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进、积厚成势,进入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若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从化解外部风险挑战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决战脱贫攻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到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改革的关键一招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随之不断完善,才能不断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二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三是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出席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和多边峰会,系统提出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方向、路径,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引领中国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从共建“一带一路”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从广交会到进博会,再到服贸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一系列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大战略举措,领航掌舵中国号巨轮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乘风破浪,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强劲动力。
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场合鲜明宣示: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对经济全球化决心不变、信心不减,绝不会走历史回头路。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强调:“我们认为,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并就推进对外开放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二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对新形势下推进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两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包括美国的州、地方和企业,我们都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二是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建设得好不好、运行秩序行不行,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关键是要辩证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其中一条就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成为世所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社会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放眼全世界,这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事实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看到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如何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深刻变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