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闽江(古田段)重生记:从水葫芦围城到鱼翔浅底
来源:人民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5-09-22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宁德市古田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到闽江开展日常巡查。闽江沿岸青山叠翠,碧波荡漾,偶有白鹭掠影,宛若一幅生动的水墨长卷。 曾经,这条当地的母亲河一度陷入生态困境——水葫芦肆虐、河漂垃圾聚集,库湾成“绿色荒漠”,河道堵塞、垃圾漂浮带频现,不仅水质受污,行洪与航运受阻,连水电设施也面临威胁,成为沿岸群众难以释怀的忧患。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古田县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展开了一场从生态威胁到治理标杆的探索实践。

闽江干流(古田段)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属地监管+流域协同”打造统筹共治新格局。古田县以改革思维打破区域壁垒,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将水葫芦易发区划分为水口镇、黄田镇、城西街道三大责任片区,组织建立各责任片区固定的保洁队伍,创新实行“河长包干制”,明确“巡、治、管、护”全链条职责。同时,积极探索流域协同治理新模式,建立流域协同治理平台,实现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确保水葫芦“不过界、不堆积、不复发”,构建起跨区域、多层次的统筹共治格局。 “数字赋能+科学清剿”探索溯源管理新模式。重点推动数字技术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在重点河段部署高清探头,增设黄田镇双坑村无人机固定机巢,并结合人工操作无人机航拍,实行每日一巡查,实现“干流+库湾”无死角监测。这一创新模式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还使水葫芦与河漂垃圾整治保洁前期溯源报送流程耗时从原先的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以内,能够及时反馈水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做到水葫芦与河漂垃圾问题“早发现”“早治理”。同时,在闽江干流(古田段)上下游及各个库湾重点设置拦截网,建成“拦截—打捞—转运”一体化作业链,使水葫芦日常清理工作提质增速,为溯源治理提供坚实支撑。 “监管闭环+考核激励”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一方面,安排外业组及第三方无人机团队不定期对治理区域进行巡查;另一方面,实行考核问责体系,严格要求保洁队伍定期汇报,做好清理记录。对水葫芦及江漂垃圾整治保洁工作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月度提醒,全面评估当月工作成效,形成上下联动的信息通报机制,并将每月监督检查的提醒情况纳入考评范围,考评结果直接挂钩绩效资金分配,并列入县级对乡镇河湖长制工作的年度考察内容,确保各项治理举措落地见效。 通过系统治理和不懈努力,古田县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转变。2024年7月以来,闽江(古田段)累计打捞江漂垃圾、水葫芦等9000多平方米,调派船只3500多船次,出动人员1.3万人次。如今,闽江古田段重回“河畅、水清、景美”的景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昔日“绿色荒漠”已焕发新生,成为生态治理的“古田样本”。(文/图 李文君 郑为浩 兰之炜 林莹) (责编:江苇杭、刘卿)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