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嘉兴市总工会、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公布了2025年“嘉兴良匠”培养项目人员名单,秀洲区的李艳清、施耀兵、牛晟、李张慧、徐春鹏等30名优秀职工榜上有名。
30名优秀职工来自不同行业,用精湛技艺诠释了“良匠”本色。他们在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通信及传统纺织等关键领域深耕细作,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秀洲区已有121名职工入选“嘉兴良匠”培养项目,他们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技能尖兵”。
“能入选‘嘉兴良匠’培养项目,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往后我得把钻研多年的精密机床调试技巧,毫无保留地传给车间里的年轻人。”某染整有限公司的施耀兵得知自己成为2025年“嘉兴良匠”培育项目人员以后,激动地向记者展示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参数记录。
同样在技能领域绽放光彩的,还有来自嘉兴国家高新区一家企业的李斌。在企业车间内,记者见到李斌时,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数控车床的显示屏,手指在操作面板上快速跳动,不到10分钟,一个误差不超过0.02毫米的精密零件便完美加工完成。
“我们做机械加工的,差之毫厘就可能影响整台设备的运转,必须把‘一丝不苟’刻在骨子里。”李斌坦言,从业多年来,他始终以创新破解生产难题,提出“阶梯式刀具修磨法”“四轴联动加工工艺优化方案”等10余项技术改进方案,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35%,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卓越”的内涵。
近年来,秀洲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劳模工匠学院为核心阵地,充分依托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师资与先进实训设备,积极联动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功搭建起“实训+培训+竞赛+选树”的全链条职工技能提升体系,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
“去年,我们在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新能源技术培训,还组织了一系列行业技能大赛,像李斌这样的技术骨干就是从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一步步成长为行业认可的‘良匠’。”秀洲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体系已成为秀洲技能人才培育的“孵化器”。
在技能传承方面,秀洲区的“名师带徒·匠心传承”活动更让技艺有了温暖的“接力棒”,让工匠精神在代际传递中不断发扬光大。在传统纺织行业,此次入选的“良匠”李艳清主动扛起传承大旗,与青年职工结成师徒对子。每天下班后,她都会留在工作室,手把手地向徒弟们教授传统提花织造技艺。
“以前年轻人觉得老手艺复杂难学,容易打退堂鼓,现在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不仅把老技艺稳稳传下去了,还和徒弟们一起创新推出新型提花图案,特别受市场欢迎。”李艳清笑着说,如今她带的徒弟中,已有不少人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让她倍感欣慰。
从技能培育到匠心传承,秀洲区始终致力于为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管理—使用’全流程机制,加大对‘良匠’的激励与服务力度,让每一位技能人才都能发光发热。”秀洲区总工会副主席曹丽丽表示,接下来将从多方面为“良匠”赋能,大力支持工匠开展技术攻关,搭建跨企业交流平台,推动“良匠”资源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流动,“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劳动者有奔头、让技能有价值,全力打造一支支撑秀洲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