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6% 北京经开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
来源:人民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5-09-04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池梦蕊)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典范区专场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在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级、产业服务生态、绿色宜居新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数据显示,五年来,经开区GDP年均增长9.6%,今年上半年增速居国家级头部经开区第一;每年安排产业发展资金超100亿元,共惠及主体3.3万家次;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家、全市占比15%,各类人才总量近40万名、每年保持8%以上增长。

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磊表示,作为全市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国家所需”与“亦庄所能”相结合,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主导产业集群能级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合计超5600亿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8%,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另一方面,未来产业占据先发优势,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500余家、产业规模超600亿元,创新打造“模数世界”人工智能新质产业社区,建设京内最大单体算力中心、规划算力超3万P;机器人产业集聚企业近200家、产业规模超百亿元,打响机器人“半马”的全球第一枪,实施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商业航天产业集聚企业170余家、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区内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度达到全国75%,商业互联网卫星企业集聚度全国最高。

据悉,五年以来,经开区工业总产值总量突破6000亿元、全市占比25.8%,以北京1.37%的土地贡献了近40%的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增长15.6%,其中高端汽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均增长20%以上。同时,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增长潜力逐步释放,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28%,连续三年保持千亿投资强度,工业投资总量、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8.8%,总量保持全市第二。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经开区充分发挥创新策源地和产业承载区的双轮驱动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现已初步形成“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独角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梯队“雁阵式”发展格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6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家,全市占比15%,独角兽企业19家。

研发创新平台机构集聚。共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00余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27家。聚焦主导产业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超过70个,共性技术平台超过30个,中试基地超过10个,概念验证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平台9个。成立院士工作站8家,挂牌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9家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

前沿创新成果加速涌现。2024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数7779件,年均增速47.8%;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7万余件,年均增速30.8%。PCT申请量达到1174件,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排名第一。先进级智能工厂47家,数量居全市第一。推动“三城”科技成果向“一区”落地,近年来累计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千项。

全域场景创新助力成果产业化进程。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8类应用场景全面示范,近1200台自动驾驶车辆运行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正式开业,打造沉浸式智能消费新场景。此外,经开区将在医疗健康、制造等领域打造标杆应用,持续建设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带动技术迭代,全力帮助企业提升产业化落地效率。

王磊表示,北京经开区打造了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十四五”以来出台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政策近70项,每年安排产业发展资金超100亿元,惠及主体3.3万家次;市场主体总量增长近4万家,规上企业数量增长730余家;全国首创亦企服务港集成服务管家模式,构建“亦企办”企业接诉即办新模式获全国推广。

聚焦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亦庄综保区作为全国首个以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为主题的综合保税区,预计9月封关运行;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区级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实施意见,落地全国首家细胞治疗和基因技术研发外资企业,推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企业纳入海关监管“白名单”,支持区内银行开设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累计16项制度创新案例在全国或全市复制推广,30项政策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十四五”期间预计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超40亿美元,外贸总额突破万亿元人民币,技术进出口合同总额年均增长60%以上,落地外资研发中心超百家。

王磊介绍,经开区是一座年轻的城,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城。经开区始终将人才作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高品质,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目前,经开区拥有各类人才总量近40万名,每年保持8%以上增长,其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近70%,人才贡献率达69%。为构筑人才“蓄水池”,经开区发布北京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亦庄)“十大行动”,迭代升级“人才十条”2.0+政策,设立10亿元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首期规模2亿元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分级分类建立重点用人主体目录,构建青年人才住房支持体系,打造“亦城亦家”服务品牌,累计筹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超过2万套。

(责编:李博、高星)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