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工人日报客户端8月30日电(记者刘兵)8月29日下午,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在西安举办,恰逢开学,此次体育文化进校园走进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宋妮娜、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郭伟阳,与全校3万余名师生共赴“传承中国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青春之约,以体育为纽带,以文化为灵魂,让“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在校园深深扎根。本次活动又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当奥运星光与青春校园完美交融,当体育精神与爱国初心同频共振,这场“开学第一课”也承载了更为厚重的精神内核。
下午3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早已洋溢着热烈的氛围。在报告厅门口,学生们手持鲜花,热烈欢迎奥运冠军的到来。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师生们整齐落座,期待着这场新学期伊始的“冠军课堂”。活动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由文华主持。
女排奥运冠军宋妮娜老师以“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坚守”为主题,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女排精神和比赛场上的亲身经历展开深情讲述。回忆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惊心动魄,她说:“当时主力队员赵蕊蕊赛前受伤,我们11名队员抱着‘杀开一条血路’的决心,一球一球拼,一分一分拿,最终站上了领奖台。”她特别提到老女排的榜样力量,曹惠英断指仍比赛、陈招娣带伤打封闭……正是前辈们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们一路向前。宋妮娜老师以自己从青年队到国家队、从替补到主力的成长,以及雅典奥运会克服队员受伤困境夺冠的经历,勉励同学们培养“自律”和“坚持”的意识,她说:“自律就是把重复枯燥的事情年复一年坚持做下去。每个阶段都要设定目标,过程中会有困境、逆境、艰难,但只要坚持去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获。希望同学们都能坚守初心、坚持努力,跨越阻碍、达成所愿。”
体操奥运冠军郭伟阳以“王牌替补”为主题,用幽默、诙谐、脱口秀式的语言风格,生动讲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的备战经历。面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前的“临危受命”,外界都幸灾乐祸觉得他“捡了机会”,但他坦言自己的压力翻了倍,他说:“一方面,当时我肘关节旧伤复发,赛前没能正常训练;另一方面,临危受命,唯一的赛台适应机会给了受伤队友,我一到伦敦就得直接比赛。”结果就是第一场预赛中国队历史性地仅拿了第六名,当时团队里空气都凝固了。但这份压力并没压垮他,郭伟阳老师笑着说:“我把预赛当适应赛场,年轻时经历的失败,练就了我的抗挫心态。别人练5遍就够的动作,我偏‘骗’自己再练5遍,这样就比别人多一分机会。尽管是在‘替补席’,我也会认真记录战术、分析动作。”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分享尾声,郭伟阳老师呼吁同学们关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洛杉矶这座城市在中国奥运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1984年,同样是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慢射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从‘零的开始’到‘零的突破’,洛杉矶见证了中国奥运的起步与成长。希望同学们能从这段历史里,读懂体育人的坚守与国家的力量!”
互动提问环节,两位冠军结合自身经历与运动生涯经验,分享可落地的方法,引发全场共鸣。面对大家最关心的自律难题,宋妮娜坦言自己面临同款育儿困扰:“面对孩子游戏沉迷的情况,我不会强硬管控,而是跟他讲,虚拟世界再强,不如现实里脚踏实地把球打好、把书读好。”关于如何提升团队协作精神,两位冠军结合自身经历耐心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坚持从体育运动中汲取养分,砥砺品格,磨炼意志,收获健康身心。
最后,两名学生代表向冠军送上精心准备的校园文创礼品——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温升杰老师专门设计篆刻有两位冠军姓名的汉代将军印风格名章。随后,报告厅内定格下师生与冠军的合影瞬间,笑容与感动在此刻交融。
体育馆门口的“中华体育文化巡展”,生动呈现中国古代“射、御、术”等体育技艺,以及近现代中国体育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山西峙峪文化遗址的石箭镞,到刘长春首征奥运、许海峰夺得首金,再到北京奥运会的“双奥之城”荣耀,每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体育与家国的故事,学生们纷纷驻足细看。“原来古代就有这么多体育项目!”“许海峰夺冠时的场景太震撼了!”学生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拿出手机拍照打卡记录,将体育文化与爱国记忆一同珍藏。
步入体育馆,运动激情与青春朝气扑面而来。校排球队、排球社团的16名学子早已整装待发,宋妮娜老师走进场地,亲自指导示范排球发球、传球动作:“发球时要注意手腕发力,手要在头顶一拳的距离,拇指不要向外。”当排球在队员间顺利传递时,宋妮娜竖起大拇指:“这就是团队默契,少一个人都不行!”互动尾声,她在排球上签名,赠给排球队员们:“希望这个排球能带着你们的体育梦、爱国心,一直向前!”另一旁的体操教学交流区,郭伟阳老师从动作规范、节奏把控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挺胸收腹,保持身体平衡。”“再大胆一点,相信自己!”在郭伟阳的鼓励下,学生们逐渐克服紧张情绪,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尝试。最后,郭伟阳在学生们的文化衫上签名,留下珍贵的纪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