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积极应对老龄化 描摹“老有所依”蓝图
来源: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1-03-11 | 1474 次浏览 | 分享到:
原标题:积极应对老龄化 描摹“老有所依”蓝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8.1%。“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养老方面着墨较多,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全社会对养老问题非常关心,“老无所依”成为公众的担忧。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多名长期关注养老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在应对“未备先老”、制定《长期护理保险法》、做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留住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等方面建言献策,共同为描摹“老有所依”的蓝图添彩。

老有所养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应对老龄化 关键解决好“未备先老”

如何应对老龄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带来了“未备先老”的概念。

郑功成表示,长期以来,“未富先老”成了对中国老龄化进程的标准说法,但全国或地区相关指标证明支撑这一结论的证据是不足的,因为中国的老龄化速度确实很快,但经济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两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严重失调的情形。各种事实证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主要是“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了,人民生活持续大幅度改善了,但却并未同步做好应对老龄化的各种准备,这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

对于我国目前在应对老龄化方面存在的不足,郑功成认为有以下几点,存在思想准备不足、制度供给不足、服务供给不足、保障结构失衡等现实情况。说思想准备不足,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60岁甚至是50岁就被视为老人了,人们之间的代际关系尚未有效调适。“当前,我国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未确立,讲老有所养多,而倡导老有所为少,适老氛围也尚未形成。在制度方面,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服务政策等尚未成熟,长期护理保险尚未完全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更未有相应的政策支撑等等。在服务供给方面,养老服务总量供给有限,机构养老服务尚未形成社区为主体、以支持老年人居家养老为目标的新发展格局。在养老设施建设中,城镇重于乡村。”郑功成说。

郑功成表示,“基于上述现实,我认为用一个‘未富先老’来概括中国老龄化进程并不准确,反而会影响积极应对老龄化。当务之急是必须抓住‘未备先老’这一关键问题,朝着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快步迈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金李

反向抵押贷款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金李今年带来四份与养老有关的提案。

目前,我国住房自有率显著,然而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却是“房子富翁,现金穷人”。反向抵押贷款允许老年人以自有完全产权的房屋为抵押,从金融机构定期换取贷款,在不过多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老年人的货币收入。这将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财务状况,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金李认为,要推动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的发展,必须强调借款人对于房屋将继续拥有永久居住权。同时,除了选择去世后将房屋产权转让给金融机构以外,还应当允许借款人或其子女向银行用还本付息的方式赎回自己的房屋产权。他还建议,政府应当设立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审查,严格控制其杠杆率,并由政府或相关机构进行担保,以确保借款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对于贷款机构来说,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我国资本市场对此经验不足。金李强调,需要参考欧美成熟市场的经验,防范相关风险。

相较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不完善、养老人才更不充裕,使农村养老问题成为养老课题的一大难关。

金李认为,互助养老能够在村内实现小范围抱团养老,比商业养老更能契合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在农村独具优势。

他建议,明确互助养老的管理主体与责任划分。农村互助养老按村解决问题,村委会责无旁贷。应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村内闲置资源等,为互助养老提供最基本的硬件设施。

同时通过国家奖补等渠道增加对农村互助养老的资金支持,为互助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护理床、日常医疗设备、医疗康复设施、文化娱乐活动等设备。对积极参与互助养老的个人及单位可予以适当奖励。

此外,建立全国联网、村村联通的志愿服务记录系统。鼓励志愿者在相对年轻、仍有服务能力时进行公益服务、帮助老人,存储志愿服务时间。等到志愿者年老时,可凭借曾经的志愿服务记录获得他人帮助,为互助养老的“时间银行”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保障,同时也便于跨村、跨地域的移居老人凭借记录更好享受互助养老服务。

要让老年人享受更加优质的老龄服务,数据采集无疑是基础。

考虑到老年人信息采集的难度,金李认为,可以实施老年信息收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通过走访家庭,问卷填写的形式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第二步以小额奖励等方式引导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收集体检信息,以备后续使用。第三步在社区建立养老机构或老年人服务中心,通过工作人员与老年人长期的交流沟通,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信息,一人一档完善信息。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