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
来源: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0-05-29 | 20614 次浏览 | 分享到:

漫画:更加强调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一场新时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实践

  2020年2月,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处于关键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焦急地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反映有儿童因为家长被隔离而无人照顾的问题,并建议对相关制度作出完善。

  今年两会上,陈海仪惊喜地发现,她的建议已经在立法中得到回应。民法典结合疫情防控,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把对被监护人的保护网织得更密。

  一部民法典,映射一个国家的立法水平。

  时间回溯到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结合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现状,一开始就明确了“两步走”的规划。

  “‘两步走’是民法典成功编纂的重要保障。”孙宪忠说,首先制定民法总则,调整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等重要内容,属于大的创新。然后对其他现行民事法律进行整合修订,编纂民法典各分编。

  “创新”与“整合”协调搭配,让民法典在最大程度保持民事法律制度连续、稳定的前提下,体现立法的前瞻性和开放性,有效回应时代要求。

(新华全媒头条·两会特别报道·图文互动)(6)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

漫画:拒绝骚扰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总则,民法典编纂顺利迈出第一步。

  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多次进行拆分审议。

  广袤的神州大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编纂民法典,寻求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基本规范的广泛共识,必须扑下身子,倾听民声。

  ——开门立法,求得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

  2020年1月,一场关于民法典草案的意见征询会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居民各抒己见,与立法机关面对面交流。

  “大家针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也切实感受到国家法治的不断进步。”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卞小林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法治中国的靓丽风景。

  ——深入实际,让人民的法典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通过代表工作广纳民意,2019年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涉及民法典编纂的议案32件;

  选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夫妻共同债务等重点问题,专程奔赴有代表性的地方调研;

  针对物业纠纷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走访小区、居委会……

  立法工作者深入基层,广泛吸纳各方意见,让立法理念与社会发展同步,法律条文与百姓期盼同频。

  2019年12月,由民法总则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的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展现在世人眼前。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大家认为,草案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民法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民事活动的内在规律。

  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禁止物业公司用断水、断电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针对地面塌陷伤人问题作出规定;

  明确公安等机关对高空抛物坠物的调查责任;

  ……

  民法典的画卷上,立法者们秉持“人民至上”理念,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新华全媒头条·两会特别报道·图文互动)(5)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

漫画:安全运输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保障人民权利,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个人隐私边界日益模糊。

  试衣间可能暗藏“第三只眼”,手机被骚扰电话轰炸,照片被人肆意丑化……互联网时代,法律能否更好保护你我权利?

  翻开民法典,“人格权”一编格外引人注目。

  明确“隐私”的定义,完善对肖像权的保护,确立器官捐献基本规则,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人格权独立成编被认为是民法典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创新,将我国法律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保护提升到了新高度。

  人们也许不知道,在民法典编纂之初,对于“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编”曾有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有人提出,要最大限度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必须通过单独的分编对人格权的类型和保护措施作出全面规定。

  也有人认为,民法典对人格尊严的保护,通过总则编以及侵权责任编的有关规定即可实现。

  “无论是哪一种意见,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加强对人格权的保护,只是立法形式有分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说,“立足于破解人格权保护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强调全面保护,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将人格权独立为一编。”

  ——这是关乎14亿人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权利宣言”。

(新华全媒头条·两会特别报道·图文互动)(8)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记

漫画:遗嘱形式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