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干部”这个关键,用硬作风来完成硬任务。实行“战区制”,签订“军令状”,责任到人头,严格将“官帽”与“贫帽”挂钩,“哪个干部无能力帮扶群众摘掉贫帽,组织就帮他摘掉官帽”。将全县14个乡镇分为南、中、北三个战区,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担任各战区指挥长,在各自的领导下分片作战,开展竞赛。实行“两包三到”、“五帮联动”干部帮扶机制,县级领导包乡、科级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选派242名工作队长、142名第一书记组成一支扶贫队伍脱产驻村帮扶。县处级领导蹲守在一线、精准研判、施策、指挥,乡镇干部全力以赴、合力攻坚,驻村干部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全县干部万众一心,在全县迅速掀起了脱贫攻坚大会战的高潮。
李元镇崔庄村的第一书记叫付双宏,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村7个自然村,认识了506口人,对全村204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一年里,促成了村委与太岳金色豆豆有限公司的合作,吸收55家农户种植优质黑豆127.6亩,户均增收1000元;让所有剩余劳力全部实现再就业;为石人上自然村通上了自来水;为全村23户危房全部完成了改造;村容村貌得到了全面改善;所有贫困户家里都焕然一新,全部实现脱贫;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付双宏却瘦了近20斤。崔庄的群众说:付书记辛苦了,他为贫困户操碎了心,跑亮了路,运动鞋都磨皮了11双。
赤石桥乡有一位扶贫英雄,为了让老百姓脱贫摘帽,他不惜拿命来拼,他的名字叫李飞。2017年11月25日,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的乡党委书记李飞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40岁人生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赤石桥乡是典型的贫困乡,全乡共2000户,其中有216户是贫困户。李飞在该乡待了440天,每家贫困户走访不下三次。他一心装着老百姓,顾不上早睡、顾不上过星期天、顾不上回家照看妻儿、顾不上回家过年。他生前为全乡引进了康乃馨种植项目、益佳公司生态养殖项目、联合菇业大棚香菇种植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养殖、发电多元经济项目。如今的赤石桥乡,油牡丹开过了,康乃馨售磐了,草莓熟透了,光伏通电了,香菇丰收了,216户贫困户都如期脱贫了,农民兄弟过上好日子了……可是,这位老百姓的好书记却再也回不来了。在他的小小纪念馆也是他生前的办公室兼住房里,只留下了他天天不离身的一套迷彩服、磨破了的几十双鞋、一支办公桌、一张单人床、枕头边堆满的书、几十本密密麻麻的扶贫日记。但他却永远留在了赤石桥乡老百姓的心里,也深深铭刻在了记者心上。
(图片1:老杨和贫困户张四小一起改建危房)赤石桥乡师庄村的扶贫队长杨秀清,他是沁源县委党校副校长。他身体不好,高血压、前两年又做过心脏主动脉支架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但他还是义不容辞地挑起了到师庄村任扶贫队长的重任。师庄村位于赤石桥乡北部,全村127户 330口人,耕地面积661亩,人均耕地2亩,而且都是低产地,是该乡典型的贫困村,全村有9个贫困户10个贫困人口。一年来,老杨帮助贫困户贷款45万元用于贷资入企,解决扶贫资金5万元也做了入企分红,县委党校出钱买种子帮助贫困户每户种植柴胡二亩,帮助贫困户改造危房6户14间,免费为贫困户硬化出行道9户,帮助群众贷款养牛30头、羊100只,为村委办公室配置办公桌一套,号召发动县委党校机关工作人员为贫困户捐赠衣服两次。通过一年的努力,9户贫困户都顺利实现了脱贫。老杨知道,鉴于县委党校的条件和他本人的能力,他给不了贫困户太多的经济方面的支持,但他利用特长重点开展了扶志工作,他把绿色讲堂放到了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在帮忙老百姓秋收春种夏锄的休息空档不忘讲党课;把小夜校搬到了老百姓的炕头上,隔三差五的都要召集老百姓聚到一起听夜课。他的夜课和行为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贫困户的想法,全村10个贫困人口,基本上都符合到养老院实行集中供养条件,但是他们大部分还是选择留在了村里,他们对记者说:“老杨说的对,党的扶贫政策确实好,国家想着咱老百姓,但是咱也不能自己不努力全依靠政府来养着,现在咱还能动,自己努力干点,国家适当帮扶点就完全能够生活了。”
(图片2:师庄村贫困户魏建兵)魏建兵是师庄村的贫困户之一,现年31岁,24岁患脑溢血造成了左侧肢体不利索。外出打工没有人敢用,在家种地又干不动体力活,媳妇也娶不上,面对疾病和贫困,曾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老杨知道这个情况后,就把驻村办公室选在了魏建兵家,为的就是能够白天晚上和他住一起开导他影响他,唤起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老杨白天有时间就领他做一些农活,虽然自己有心脏病、高血压不能太出力太劳累,但是也尽量要做点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的就是陪魏建兵一起干活,让他感觉自己是可以劳动、可以靠自己吃饭的;晚上躺炕上就陪他说话聊天,有意识地开导他。老杨帮助他贷资5万元入股到通洲公司,一年可以分红3000元;帮助他申请到扶贫资金2.5万元入股到本乡姚壁村草莓种植园,一年可以分红1800元;帮助他做村里的保洁员一年工资3500元;担任护河员一年工资3000元;每年四样收入共计11300元。魏建兵生活有了保障,有了两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自己也能够养活自己了,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