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撰文/王硕 摄影/王学民 统筹/刘姝蓉】周肃清,中共早期高级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担任过福建省委军事运动委员会主席等职,曾保卫病重的周恩来突围。1928年12月,周肃清由中央派往莫斯科学习,期间与反动派作斗争,表现了中共早期革命者的崇高气节,被喻为现代“苏武” 。
近日,周肃清之子、国际著名经济地质及金矿专家周太和接受了大白新闻专访。他在采访中回忆道,父亲有着严父与慈父两张面孔,一面用军中标准生活,教导他们说真话,不急功近利;一面在家庭困难时期偷偷在孩子的面饼里加上鸡蛋。谈到互联网与经济,周太和表示,网络监管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一样,均需要平衡。
赴美深造与参加革命的十字路口
据周太和讲述,他的父亲周肃清于1905年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沙头赵家湾一农民家庭。周肃清儿时家里没有土地,所以比较贫穷,靠着其父亲的努力才有所好转。但不幸的是,父亲在工作时遇难,致使家里生活条件愈发困难,年幼的周肃清不得已辍学。
不过,周肃清自小好学,得到了堂哥周光的救济,又靠着自身聪明才智考入了中学,也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1923年,周肃清考入北大工学院。1926年,在他大学即将毕业之际,老师推荐他到美国留学,而与此同时,大学里的新思潮也影响到了他,并产生了忧国忧民的萌芽。
周太和称,这一年,他的父亲迎来了赴美深造或参加革命的人生十字路口。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的一声炮响,挑起了践踏中国主权的“大沽口事件”。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周肃清久久不能平静。他独自来到北海公园平复心情,却看到身后万佛楼内,万尊金佛被八国联军破坏,佛像表面上的金箔被他们刮掉盗走,无一幸免。
周肃清触景生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而这几句诗词引来了一位40余岁的长辈,二人攀谈许久,聊起国家大事很是投机,在得知同为湖南同乡后更倍感亲切。
这位长辈正是李木庵,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司法部首任党组书记、副部长。
1926年8月,李木庵找到周肃清问他,愿意到广州参加革命吗?周肃清答道:“我一直在考虑此事。”听此回答李木庵便称,太好了,如果你愿意,我们明天就动身。“这么急?”周肃清不禁一愣。但又见李木庵认真迫切,便当机立断一口答应:“好,我们一起走。”从那以后,周肃清与李木庵成为生死之交,并影响了其一生。
周太和告诉大白新闻,父亲曾回忆称。当时年轻,有着一腔热血,就这样投笔从戎,走上了艰险、曲折的革命道路。
在流弹中保卫周恩来,大喊谁当逃兵就毙了谁
1927年,周肃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同年9月底,南昌起义军在汤坑兵败后退出潮汕,向海陆丰撤退。部队渡过榕江,陆续到达普宁县流沙镇。在流沙的乌石地区又遭伏击,伤亡惨重。流沙兵败后,担任起义军唯一代表的周肃清指挥剩下的百余个党团员和官兵,抬着发高烧的周恩来向陆丰方向前进。
当渡过一个海峡时,天色已晚,忽然枪声四起。周肃清怕周恩来出意外,于是令部下六团一个营长带领大部分同志去迎击敌人,周肃清亲自和周恩来的秘书及几个士兵保护周恩来先走。身边子弹擦身而过,极为危险。
据周太和讲述,当时有个抬着周恩来的士兵想要放下担架逃跑,其他几个士兵见状也犹豫着想跟着走。情急之下,父亲拔出手枪说:“谁敢放下恩来同志逃跑,我就毙了他,我就和他拼命!”
听到此话,几个士兵站住犹豫着。周恩来烧得牙齿直打颤,结结巴巴地说:“肃清同志,不要管我了,放下我走吧……”周肃清听到这眼睛通红,泪水打转。他冷静下来说:“大家再坚持一下,等把敌人击退了,要走的,我们会发路费送行的。”这时,同志们打退了敌人,又跟上来了。
到了甲子和碣石之间陆丰县一个海边乡村,海陆丰东江农民运动领袖杨石魂和周肃清等人取得了联系。杨石魂说:“由陆丰到海丰路被敌军截断,到海丰已无路可走。”发着烧的周恩来气喘吁吁地说:“愿意继续革命的,现在分散到上海、香港去找党的组织;不愿意继续干的,可以领钱回家……”能坚持到这时候的几十个人,哪里会有人愿意脱离革命?
于是,周恩来让秘书给了大家香港、上海党的通信地址,还把剩下的钱都分给了同志们。病中的周恩来则由几位熟悉本地的同志保护着去香港,周肃清使劲握着周恩来的手告别,哽咽着说:“恩来同志,千万千万要保重啊!”周恩来虚弱地说:“肃清同志啊,谢谢你一路的照顾,后会有期!”送走周恩来后,周肃清和几位同志,几度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撤退到了香港。
1955年8月回国前在莫斯科
与外国人攀谈智过关卡,巧扮华侨死里逃生
1927年11月初,周肃清被任命为广州起义省委兵委书记,与聂荣臻、黄锦辉、黄南、张处非等一起参加省军委领导工作。
他主要全面负责广州起义前对敌军的瓦解和策反工作,对策反张发奎警卫团并确保党对教导团的控制,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国民党和其他反动势力的迅速反扑,出于工作需要,军委命令周肃清负责军委组织工作。当时周肃清正在参与指挥部队,抵抗张发奎的反扑。
黄锦辉找到周肃清,密令他马上撤出战斗,暂时隐藏身份。周肃清英语很好,被秘密安排混入广州华侨学校。由于形势发展很快,起义部队全部撤离,反动派完全控制了广州,仍然没有人来接头,周肃清才决定考虑撤退。
半夜,周肃清化装成南洋华侨悄悄地溜出来。街上一片“白色恐怖”,“宁肯错杀九十九,也不放走一个共产党”的命令贴在墙上,墨迹未干。
周太和称:“因为父亲是湖南人,且起义军都会带红领带,所以当时只要听到湖南口音或者看到衣领上有红印的人,直接当街处死。”
情急之刻,周肃清藏在胡同里,看到了一个黄包车夫,他知道这些人一般都苦大仇深,支持起义十分坚决,便连忙招手让车夫过来。走近后,车夫听出了他的口音,便小声说:“我把盖帘放下来,无论什么情况,你千万不要出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