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邻居"可能是盒骨灰!墓地太贵 有人买房存骨灰
来源: | 作者:zfys6666 | 发布时间: 2018-04-04 | 15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墓地销售人员:“这个太敏感了,这面积都是超标的,一般都不敢卖,所以我们要求给客人介绍都是报价钱。”

“只说价钱不提面积” 墓园违规销售仍普遍

通过《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的走访发现,多家墓园内,除了一平米左右的规范墓穴外,都设有类似这样面积在4、5平米左右的超标墓穴。 当买家提出需求时,销售人员都会表示,虽然查得严,但这样的超标墓穴都是能卖的。但更夸张的是,墓园内居然还有面积超标10倍的墓穴。

西安市汉陵墓园:面积10平方,墓穴超标,还有“精装修”?墓穴标价100万。

西安市汉陵墓园,据了解这里也是公墓, 首先,在接待室,工作人员向调查员对这所墓园的情况做了介绍:

销售人员:“我们这不是私人墓园,也是公墓,属于某民政局辖区的,你们放心选购。”

调查员:“有没有大的?”

销售人员:“你要多大?”

调查员:“最大的。”

销售人员:“这个我得给你问一下。”

说罢,这位销售人员便在一旁打起了电话。很快,她便示意可以带调查员去现场查看。

随后,销售人员带调查员来到了公共道路旁的一条小路,在一排绿树的背后调查员发现,设在这里的几座墓穴无论从造型还是面积来看都十分的“豪华”。

销售人员:“其实这就是10平米的。”

调查员:“这一平米多钱?”

销售人员:“4到5万。”

调查员:“那这就是50万?”

销售人员:“嗯,上面弄啥你们自己弄。”

调查员:“就是这10平米地50万么?”

销售人员向调查员表示,这个价格只是用地的价格,而上面的设施装修还需要额外收费。

调查员:“那材料是你们做么?”

销售人员:“对,我们施工。”

调查员:“那这整个下来差不多100万了?”

销售人员:“差不多。”

调查员注意到,一片松树背后,又是一个亭子,感觉像是供人休息的地方,然而当调查员绕过来之后才能发现,这里面实际又是一座墓。

面积超标十倍全价近百万 墓园负责人:能卖

这几座墓虽然面积大也较为考究,但相对并不是那么显眼,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引起注意,销售人员向调查员透露,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别有用心的。

调查员:“那些树是干啥的?”

销售人员:“其实就是打掩护的,你从背后走不会觉得这里是墓,这样看着低调。”

正当这位销售人员给调查员极力推销这“隐形豪墓”的时候,一位经理摸样的人迎了上来。

销售经理:“这不能卖,查得这么严,这可不敢卖。”

调查员:“到底能卖不么?”

墓园负责人:“可以吧。”

调查员:“是不是担心这个超标?”

调查员:“这就是超标的,最近(查得)严的很。”

明知违规,但却依然不管不顾我行我素,这是调查员在调查中发现的最大问题。面积超标十倍的墓穴都能卖,难道真的就没有人管吗?

在调查员离开之后,墓园的销售人员仍在通过发送信息的方式向调查员推销售价百万元的十平米豪华墓。众所周知,最近几天西安市购房摇号 房价一路攀升,随后,《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通过咨询有关房产销售人员了解到:即便是以目前的房价,一百万元也足以在西安市三环内购置一套近百平米的商品房。

市民:“我觉得这太浪费了,完全没有必要,这都是有人攀比,其实还能有啥?我反正给我儿女说我要是不在了就简单处理。”

面对《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对于一些传统观念,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表现的都比较理智,普遍认为墓地墓穴没有必要讲究规格和豪华程度,这些外在的形式更不该成为大众攀比的对象,然而在调查中,一连几天记者走访了多家墓园发现,不少墓园内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墓穴面积超标,涉嫌违规销售的情况。

《陕西省殡葬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规定:墓穴占地面积超过本办法规定标准的,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25条规定的,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会热点专家王晓勇博士说:“百万豪墓违规销售,这样的现象还是暴露出监管的问题,明明有政策法规,但是各家墓园牟取暴利恶性竞争,这样的局面还是因为监管不严造成的。另一方面,公墓资源紧缺,要为后人考虑要为绿色环保考虑,都不应该造成资源的浪费。”

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对于那些步入晚年的老年人来说,对比一座豪华的墓地,他们更愿意选择生前儿女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呵护,作为儿女,也许厚养薄葬才是真正的孝行。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