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针对财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次会议提出了“调整事权、完善税制、稳定税负、健全预算、提高效率”的改革原则,为当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了思想准备。
面对全球政经格局发生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我国迫切需要确立新的对外开放总体战略。
2014年11月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为完善配套机制,决定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决策新时代经济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着眼长远谋划——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
一方面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另一方面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制约粮食生产,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3年12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研究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确立了我国新的粮食安全观。次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从过去粮食安全“保全部”,到如今强调“保口粮”,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统筹考虑资源条件、集中力量保重点的战略抉择。
2014年3月14日第五次会议研究国家水安全战略;2016年1月26日第十二次会议研究森林生态安全问题……立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在会上研究决策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之策。
决策新时代经济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
2015年7月20日,针对股市出现的罕见异常波动,第十次会议在研究扶贫工作的同时,增加资本市场议题,提出要认真汲取教训、恢复市场正常运行、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防范风险等重点任务。
非常之举,必有非常之意。
第三次会议研究新型城镇化工作,第九次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第十四次会议研究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系列举措努力破解短板问题。
决策新时代经济发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不断完善经济工作战略布局——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民币“入篮”、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会议议题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通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这一工作机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关系当前和长远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有效统一了全党思想,办成了一些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总体布局基本完成。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无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治制度有效性的最好证明。”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说。
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新实践中做出的理论创新,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论遵循
时间回到两年多以前。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出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波动下行,产能过剩严重、资金脱实向虚、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矛盾问题交织叠加……以扩大需求为主的思路已经走到极限,发展实际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思路。
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如何调整,成为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当一些人仍寄希望于在需求端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时,党中央决定调整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做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大判断、解决了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问题后,为中国经济‘怎么办’开出的治理良方。”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说。
这次会议,为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思想认识上的准备。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做出全链条部署。
伟大的理论指引伟大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
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理论价值,是串起整个经济政策框架的主线。
紧扣这一主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连续召开会议,从工作方案思路到部署落实,从解决具体问题到筹谋如何深化,稳扎稳打、逐步深入:
——2016年1月26日,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八个工作方案思路;
——2016年5月16日,第十三次会议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四个工作方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