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土三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意识,甚至敢于否定自己的过去,以空杯的心态重新开始。早年他曾追随黄宾虹的山水,但随着认知的改变和提升,对自己过去的作品极为不满,索性颠覆了既往的笔墨从头再来。这种勇气和魄力非一般人所有,充分显示了画家革故鼎新的气度和胸怀。当然,在表现形式和画面效果上的创新,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创作才能有所突破。
比如他的雪景山水画,在技法形式上显示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在雪的描绘上从不施白粉,也不勾白线,完全通过留白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方法不同于古人和今人,是属于他个人的一种创新。他笔下的雪野苍茫静谧,荒寒冷寂,在山石和枯树的交错中尽显雪的安详。它无声地落在山间的每一个角落,掩盖了往日的斑驳山色,却透出生命的气息和古雅的诗意,表现出不染尘俗的清奇之美。
大土三阳所画的树多为枯木瘦枝,但树干遒劲树根盘结交错,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内蕴。在他看来,树木是有灵魂和生命力的,即使是在凛冽的寒冬,依然暗涌着不息的生命潜流。枯朽不是意味着凋亡,而是孕育着另一种重生。枯萎中隐现的生机更能体现生命的倔强和顽强,盎然的春意正是蛰伏在枯木的深处,等待着萌发的那一刻。正如雪莱的诗所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枯槁中生命发现的真意,才是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意蕴。这样表现既符合哲学的辩证法,也体现出画家全新的审美视角。而在技法形式上,他选择了知难而行。
大土三阳是一位执着而勤奋的艺术家,但同时又是一位思虑凝重,思辩清晰的哲人,他将画家一生的修为和成功归纳为三个层次,并以十二字将其概括:第一个层面即“熟能生巧”,凡指一个画家在经过多年的基础学习及历练后,达到了描摹物象,传移赋彩等的一般高度,诸如从事绘画数十年的职业画家或是艺术院校一般教师,硕、博学生等等,他们是专业的,但成就是一众人等均能达至的艺术水平;第二个层面即“炉火纯青”,是指一些杰出的画家才华出众,经过几十年艰苦的努力后,在物象的表达能力,画面的意象高度,笔墨的修炼深度等均达到了一般常人所不能达至的水准,这犹如登山达到半山或至70%的高度,而且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面貌,并日臻炉火纯青的艺术世界,作品受到普遍的欢迎,诸如:关山月、黎雄才、宋文治、白雪石等;第三个层面形容为“庖丁解牛”,这是艺术家出类拔萃的最高一个层面,但也是极其稀少的大家巨匠才能达到的艺术顶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