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不断提高审判执行质效
2020年,人民法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深化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审判执行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只有通过最大限度的司法公开,才能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司法腐败无处藏身,才能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福建新世通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洪波代表建议,继续完善庭审直播,以信息化建设丰富司法公开的实现形式,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2020年,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等健全网上庭审、电子证据、异步审理等规则,保障在线诉讼依法规范进行。在线庭审平均用时36分钟,比线下节约2/3,案件平均审理周期60天,比线下缩短1/4。
“山东法院研究开发了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当事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有网络信号的地方,都可以通过山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进入系统,进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退费、网上阅卷和网上诉讼。”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甲天代表说,下一步,山东法院将依托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继续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应用,探索制定在线诉讼规则,持续优化“一网通办”诉讼服务体系,让群众享受到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
(本报记者徐隽、王明峰、殷鹏、张珊珊、钱一彬、肖家鑫、叶传增、常雯宜)
 	
 
强化法律监督 自觉担当作为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委员表示,过去一年,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检察履职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主动服务发展大局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在依法履职战疫和促进经济恢复中筑牢法治防线,着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莫恭明代表说,近年来万州深入推行“楼栋工作日”机制,引导检察官等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定期到楼栋现场办公,听取群众诉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过去一年,共开展现场办公40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157个,办结群众诉求1300余件。
“报告凸显了疫情防控背景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检察担当,充分体现出将检察工作与顺应人民群众更高需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的法治自觉。”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键代表表示,主动担当作为离不开检察工作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四川检察机关要强化政治纪律建设,紧盯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内部监督、优化内部管理、强化追责惩戒,把严管厚爱主体责任层层传导落到实处。
积极助力全面小康
2020年,从在决战脱贫攻坚中贡献检察力量,到跟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觉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以有力履职促进高质量发展。
“作为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代表,我亲历并见证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业务主管方敏代表说,检察机关在其中彰显了亲民、护民、爱民的本色。方敏代表表示,报告提出用好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对因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等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应救尽救”,防止因案致贫返贫,这反映出检察机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自觉和担当。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代表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开展对涉案企业合规考察的监督,慎重对企业定罪量刑,给予企业通过合规制度完善、解除违法风险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释放司法善意。通过“挂案”专项清理,有效监督办结129件久侦不决、久审不决的涉民企刑事案件,解除企业背负的“包袱”。浙江检察机关将继续心系全局、心系发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检察监督更有力度
2020年,刑事检察更加有力,民事检察更为精准,行政检察持续做实,公益诉讼检察有序拓展,检察机关在严格依法履职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令人瞩目。检察机关去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1260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1.4万件,行政公益诉讼13.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倍和14.4%。“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高质量的检察公益诉讼提出新要求,人民群众也怀有新期待。”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委员建议,制定统一的检察公益诉讼法,以建立全国统一且更加完善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规范检察公益诉讼的管辖范围以及检察机关与行政、监察、公共法律服务间的协同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公共利益维护职能。
 
 
 
_副本.jpg)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