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工作人员 查询
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北京黑龙江企业商会党委与中国食品报社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 北京朝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雪调研走访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朝阳区工商联举办“聚势赋能 链通未来”现代化产业体系交流活动
  • 第五届中国·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光电信息专项赛总决赛在绍兴柯桥举行。
  • 首届留学报国论坛在榕举行
  • 北京市来广营地区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前往来广营老人乐园开展慰问活动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与东湖街道商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叶青大厦举行
  • 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与望京街道开展专题座谈
撬动渤海油田数亿吨难动用储量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投用
来源:人民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2-11-20 | 1251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18日在渤海锦州31-1气田成功投产,这是我国浅水海域油气开发模式的又一创新,可撬动渤海油田数亿吨难动用储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添了新的技术装备。

负责锦州31-1气田水下生产系统控制和天然气处理的锦州25-1南平台。受访者供图

锦州31-1气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平均水深约30米。该气田新建一座水下生产系统,依托锦州25-1南这一亚洲最大连体平台进行开发生产,投产气井2口,高峰日产天然气约41万立方米,年产量相当于40万户家庭1年的使用量。

据介绍,水下生产系统由井口、采油树及控制系统等构成,是油气开采的关键装备,能够实现开采的精确控制及温度压力的监控,通常用于深水。在浅水海域,全球海上油气开发基本都采用固定式导管架平台模式,将采油装备建在平台上,方便操作调节。渤海海域航运、渔业发达,为了减少对海域的占用,中国海油在全球首创将水下生产系统用于浅海开发,实现了开发模式的新突破。

施工船舶铺设远程控制水下生产系统的脐带缆。受访者供图

目前,锦州31-1气田采用无人化开发模式,能够实现水下开采的精确控制及智能监控,降低工程投资和生产运营成本。其作为低成本水下生产系统的国产化示范应用,为后期建立渤海区域水下生产系统的标准技术体系打下了基础。

“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有效解决了渤海油气开发的难题,还可为国内外其他海域同类型油气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这将盘活渤海浅水海域数亿吨的难动用储量,成为未来浅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新的增长点。”中国海油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表示。

(责编:乔业琼、吕骞)


                   热   点      
              新​     闻    排   行 
更多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