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工作人员 查询
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关于“夜壶”的传说趣事,特别是让人不敢相信的第七个事。
  • 解放后,侍卫才弄清上面文字的含义!溥仪有枚重要的甲骨文图章。
  • 大石桥市莲花兄弟公益团队走访特殊群体 以行动传递温暖
  • 太原市简到消费帮扶专馆荣获优秀项目奖
  • 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 祁县开展“幸福剪影”义务理发志愿服务
  • “协爱相伴,启智润心”残疾人慰问活动
  • 山西海养慈善基金会千人慈善晚会 三支救援队保驾护航
  • “侨爱安全小站”公益项目捐赠仪式在太原举行
人形机器人进厂训练“打螺丝” 业界加快商业化应用
来源:人民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4-12-09 | 15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期,人形机器人成为继人工智能之后又一个受到关注的热门产业。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设立产业基金,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新的投资风口。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和生产国的位置。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金属制品、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大幅度增加。此外,除了工业机器人市场外,服务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涉及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教育娱乐、公共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国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的特点,并且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

人形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MagicLab)负责人吴长征表示,相比传统复合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凭借其拟人的特性,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度更高,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和生产线布局,尤其适合 3C、家电等需要频繁切换产线的工厂工作,同时,高自由度、类人操作等特性,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帮助制造业提高产线柔性,降低工厂部署成本。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1.58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近380亿元;2024—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0.40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万台。

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景。受访方供图

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景。受访方供图

12月2日,魔法原子(MagicLab)宣布人形机器人MagicBot已进驻工厂产线,进行多项作业训练。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发展要突破关键技术,集中在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突破“肢体”关键技术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吴长征表示,公司已具备机器人“大脑+小脑+心脏”全面技术矩阵和持续研发能力,基于AI对于数据训练、感知导航、精密操作等领域的研发赋能,可以更快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应用的转换,更快积累高价值数据,让机器人更快地学习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成长,最终于更多现实世界的场景中落地。

据他介绍,目前进驻工厂作业的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42个自由度,其双臂搬运负重最高可达20公斤,全身负重高达40公斤。机身采用高强度材料,同时进行了轻量化处理,以提升续航,目前其在连续执行行走、操作等动作下的综合续航最高达到5小时。

业内认为,2024年是我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化、商业化的元年。据统计,全国从事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80家。

(责编:郭思邈、高雷)


                   热   点      
更多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