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工作人员 查询
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2025“恰如其汾·好彩好彩”城市巡展将在广州举行
  •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发布15项消费民生类消费品标准
  • 以支点智链全球 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开幕
  • 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在上海举行
  • 中国中煤举办第六届国企开放日活动
  • 消费理性化、场景细分化、年轻力量崛起成为白酒市场三大趋势
  • 庞安泽:“绿色”“创新”“品质”成为中国与北欧合作关键词
  • 杨青:深化与北欧合作 发挥汽车产业规模创新优势
/
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5-10-02 | 80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并于日前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

报告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力正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履约周期上涨43.55%,全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2024年全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了10.8%,碳市场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外,交易主体参与意愿增强。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共计1471家,较上一个履约周期增加1.38%。2024年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全年成交笔数同比增长18%。2025年以来,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有所增强。截至8月底,挂牌协议交易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总量较去年同比上涨232%。

2025年3月,继发电行业之后,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超1300家,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提高至60%以上。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我国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5年3月,首批新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在交易系统开展交易。报告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70.61万吨,成交额2.29亿元,成交均价屡次超过每吨100元。

报告指出,下一步,我国将持续完善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配套制度,分阶段、有步骤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领域,不断丰富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交易主体、交易方式,营造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努力实现碳排放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渠道气候务实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在碳市场领域技术、方法、标准等方面的互认,推动基于自愿减排交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责编:孙红丽、李楠桦)


                   热   点      
              新​     闻    排   行 
更多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