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白璐) 12月29日,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暨“鸿雁”星座)首发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该系统的建设全面启动。
“鸿雁”星座首发星是“鸿雁”星座的试验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配置有L、Ka频段的通信载荷。卫星在轨期间,将陆续开展卫星移动通信、物联网、热点信息广播、导航监测接收、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的在轨试验验证,为后续的“鸿雁”星座的全面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我国网络覆盖率在2015年才首次超过50%,而在世界范围内,这一比例在2018年仍未超过50%,在高山荒漠、深海远洋等偏远区域,仍存在通信空白。
鸿雁星座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系统建设完成后将具备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全球双向通信能力,为海洋、两极、偏远乡村、山区、海外等用户提供通信保障,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沟通连接万物、全球永不失联”。
按照规划,鸿雁星座一期预计在202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系统由60颗核心骨干卫星组成,主要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二期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系统由数百颗宽带通信卫星组成,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的互联网接入。两期系统建成后,数百个“小鸿雁”可填补地球表面的通信空白,构建我国自主“海、陆、空、天”一 体的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接入系统。
“鸿雁”星座由数百颗低轨卫星和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首期投资200亿元,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的、投资规模最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商业航天项目。整个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建成后将开展面向全球的智能终端通信、物联网、移动广播、导航增强、航空航海监视、宽带互联网接入等服务。(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供图)
[责编:赵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