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厚植创业热土 激发创新动能
来源: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1-01-24 | 842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权衡,闽侯法院积极探索通过不良资产收购、重组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对企业进行投资救助,从而避免这家知名企业跌入谷底……

  救活一家企业,往往要付出百倍艰辛。福建法院聚焦民生需求,巩固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将善意文明理念贯穿执法办案始终,开展服务“六稳”“六保”专项执行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保障。

  因信用留下“污点”,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宁德的林先生持有的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内外交困。

  得知当地法院出台信用修复激励机制,林先生看到了希望。在提交申请后,他不仅如实申报财产,而且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并将企业名下所有的森林资源抵押。综合考虑案件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法院经过认真审查,同意暂时解除信用惩戒,帮助企业恢复生机。

  “信用修复后,我们顺利获得了政府资金支持与补贴,还与其他公司洽谈了新项目,总算渡过难关。”林先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允许当事人纠正失信行为,让‘诚信但不幸’者得到舒缓。”2020年,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推出了机制,这一做法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0年7月30日,福建省发改委将该机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向全省推广。

  尊重基层首创,让一地“盆景”变为八闽“风景”。福建高院不断总结提升“宁德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被执行人信用激励惩戒“红白黑”名单分级分类管理措施。通过对纳入“红名单”“白名单”的被执行人,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予以正向激励;对严重失信“黑名单”的被执行人,穷尽强制执行措施予以惩戒,推动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该机制一经推出,一批拥有强烈履行意愿的被执行企业,如同被按下“激活键”,复苏强劲。

  “从创业到守业,企业难免历经一些沟沟坎坎。有了信用修复激励,我们不怕爬坡过坎,谋发展的底气更足了。”采访中,一位企业家代表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何晓慧)

(责编:郝孟佳、曹淼)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