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年终岁首,一年一度的福建省人民政府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席会议拉开帷幕。此次府院互动再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显示出府院携手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信心与决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福建法院将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为抓手,从理念、机制、平台、制度和科技系统入手,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处处优、步步高、年年好。”福建高院院长吴偕林表示。
关注“用户体验”:建促进中心,行便民举措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这一年,福建法院改革步履不停,创新力度不减。
围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这一目标,福建高院高点站位、高标推进,着力打造集聚资源的平台、协同推进的机制、创新发展的智库、集成展示的窗口,全速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建设。
“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建设不能空喊口号、摆花架子,要坚持创造性工作、创新性发展。”为发挥好中心的平台、机制、智库、窗口作用,福建高院进一步落实落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24项举措。
这24项工作举措围绕升级诉讼服务、提升审判质效、深化执行攻坚、创新破产机制四个方面展开,包含深入推进诉讼服务集约工程、全面开通网上交退费通道、全面落实民商事案件随机自动分案等措施。
一系列暖心举措与民生诉求贴得更紧,与市场需求贴得更近。
诉讼多耗一天时间,企业就多增加一分成本。优化营商环境,首先从解决打官司的烦心事、揪心事入手。一年来,福建法院大力推动“最多跑一趟、最好不用跑”理念的践行与落实。全省法院作出“申请执行无需提供裁判生效证明,诉讼费缴退无需来院办理,上诉、申请再审无需提供原审文书”三项承诺,积极践行“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刷脸办”。科技智能与诉讼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多“隐性”红利。
营商环境有无改善,关键要看“用户体验”。福建法院深入开展民营经济服务保障行动,集中开展司法护航民企体验日、庭审观摩月、执行见证月以及线下走访座谈、线上问卷调查等活动,以用户体验检验司法工作成效。
与此同时,福建高院还创新司法协作的理念、机制与平台,加大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创新创业创造。福州、厦门分别成立知识产权法庭,构建起闽东北、闽西南协同立体保护网。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实现化解金融纠纷功能集约、服务提效、一站办理,获评中国改革2020年度50案例。
创新破产审理:让资源重整,促企业重生
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的评价标准中,“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两项指标占比20%,历来被称为“法院竞争力”指标。
而时间与费用成本,是考验“办理破产”的试金石。福建法院对标营商环境指标,努力提升破产案件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便利化水平。
2020年8月,福建首个、全国第12家破产法庭——厦门破产法庭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标志着厦门破产案件全面开启“快进键”:全省首个“破产案件智能辅助系统”上线运行,破产事务办理实现“一网通办”;“无财产、无人员、无账册”三无破产清算案件集中打包招标,有效节约破产费用,提高案件处置专业化水平……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厦门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从209天缩短至135天,创下新的“厦门速度”。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疫情冲击下,保住一个企业,就是稳住百千个饭碗。”厦门破产法庭庭长叶炳坤如是说。为了让更多有发展潜能的企业重获新生,厦门破产法庭还创新开展预重整、预和解等企业拯救审判方式。
受疫情影响,市场环境剧烈变化,企业处境更加艰难。厦门一家旅游科技企业遭遇重创,债权人申请其破产清算。立案后,考虑到该企业持有的产品无菌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发展前景看好。他们没有简单地“一破了之”,而是采取引导管理人引入投资方的方式,促进企业重整旗鼓、复工在望。
“企业生了病,法院如同治病救人的医院,只要对症施药,就能让更多企业逆风翻盘、向阳而生。”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张煌忠告诉记者。
为了让更多企业挺过疫情冲击,龙岩中院切实考虑疫情对涉诉企业的影响,遵循“有诉必理、无事不扰”的办案理念,通过“调解优先”的方式,帮助暂时陷入困难的企业解开法结、复工复产,成功调解涉企案件51件,涉及100多家企业。
同时,为了加快“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龙岩中院专门成立“清算与破产法庭”,畅通“执破直通”工作机制落地,并建立政院联动机制,重点突破破产审判过程中的企业注销、税务核销、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等难题,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红白黑”名单:给守信者鼓励,让失信者难行
向阳坊,福建一家知名的台资烘焙企业,旗下连锁门店高达400多家。然而前些年因品牌经营和管理问题,滋生纠纷。案件进入执行阶段,闽侯县人民法院法官经过摸排发现,案件背后暗藏集体劳动争议的纠纷隐患。如果加速拍卖企业厂房和土地使用权,企业经营将濒临破产,继而引发群体信访风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