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延安日报”发布文章,介绍称陕西延安是今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文博活动主场城市,活动主题为“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非遗类展出活动的主场城市是广州,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6月4日,微博账号“微博非遗”发布了2019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片。据悉,6月7日至10日期间,将有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齐聚广州,通过展览、展演、座谈、论坛等活动展现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让观众感受到一位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精湛的技艺和别具一格的匠心。网友“用户716”评论说:“文化可以心手相传。我们应该学会感受和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延安、广州两个主场城市外,全国各地也将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微博账号“新浪湖南”发布组图动态“端午怎么玩?来湘西放‘粽’一夏!”宣传将在6月7日至9日举办的华夏湘西景群非遗文化节。网友“CactusMan博”评论说:“湘西自然风景很美,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
据澎湃新闻报道,第四届上海杨浦非遗节于6月3日至9日举办。3场“非遗戏曲荟”、3场“非遗公开课”,以及一系列特色非遗活动将在节中陆续举行。网友“Swan天空”留言评论说自己已经“预定好门票了”。
据新华社新媒体报道,本次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共有1200多项革命文物主题宣传活动和文物惠民服务项目。另外,各地共将举办3200多项大中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如天津将举办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江苏将举办“运河传情,匠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重庆将举办第四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甘肃将举办丝路记忆·西北五省区非遗展演等。
除各地举办活动庆祝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外,一些热爱传统文化的网民也在自发宣传。微博网友“董飞在唱歌”上传了一段自己演唱昆曲、友人古琴伴奏的视频,留言说:“丝竹和鸣昆曲韵,琴箫共赏牡丹亭。迎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排练古琴与昆曲合作的节目,希望能有更多人喜爱传统艺术。”
(责编: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