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所谓印太战略,其实是美国针对中国构建的一个环形包围圈。太平洋是中国的出海口,印度洋流通着中国全球三分之二的贸易。
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环形包围圈,在地缘上,封杀了中国的扩张空间;在经济上,威胁了中国的能源运输与海外贸易。美国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而南海,正处于这个环形包围圈的中心。
随着印太战略的铺开,美国在南海的大动作接踵而至。
6月5日,在《2019年国防授权法案》的细节里,美国指出:要求中国在4年内停止南海岛礁建设,并且,撤回部署在南海的所有武器!
注意,美国用的是要求,措辞非常强硬。
为了给这个“照会”提供武力支持,美军派出轰炸机,频繁飞跃南海!
据统计,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就派出五架战略轰炸机、三次飞抵南海,最近处距离大陆广东省仅250公里。如果带上巡航导弹,可直接打击中国南部广东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等地。
那么,印太战略和南海,跟台湾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从地图上观察美国印太战略,我们会发现,南海是这个战略的中心地带,而印度洋与台海则是两翼。
当前,左翼主干的印度已经明确拒绝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而美国迪戈加西亚群岛又不足以单独支撑起对整个印度洋的监控。所以,美国无法在印度洋上掀起什么风浪,重心也就只有放在右翼的台海。
首先是地理位置。台湾与南海距离非常近,高雄港向西南走四百多公里,就是南海东沙群岛。
如果美军以访问台海为由,派遣军舰长期驻扎于高雄附近,可以对我南海东部和北部进行侦查,包括战争时期所需要的诸如潜艇噪音、通讯频码、电子信号等重要的情报信息,均可以获得。
当然,除了台湾本土之外,南海还有个岛屿美国也可以插上一脚。
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太平岛!
末日狂奔的台湾
在美国狂打台湾牌,又欲在南海围堵中国之际,台湾做出“积极回应”:或把太平岛租借给美军。
本月初,民进党智库向台“国防部”提交报告——
当局可以“人道主义”为名,将太平岛租借给美军,作为后勤补给基地。
这一招,既卖国,又十分歹毒。大家请看下图:
2016年中国能够以战争之势逼退美国航母,最终平定南海局势,主要得益于我们在南海岛礁上的“要塞化”工程。
所谓“要塞化”工程,就是吹填岛礁,将原有的礁盘吹填成军事基地。
截止2018年,大陆已经在南海吹填了5个岛礁。但真正投入使用,具备实战能力的岛礁,只有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不过由于三个岛礁以三角形形成相互支援的掎角之势,大陆完全可以依托三礁控制整个南海局势,包括经过此地日韩台运输船。
换而言之,中国的要塞工程不仅控制了地区局势,还掐住了日本、韩国、台湾的贸易生命线。
当前,美国在南海搞事最大的阻碍,正是没有军事基地支撑。
放眼整个东南亚,被杜特尔特赶出菲律宾后,美军只剩下新加坡樟宜军事基地。但是,樟宜距离南海太远,对地区格局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
而太平岛,则是一个可以改变地区力量的支点。
如果美军控制了太平岛。进,可以在此地部署隐身战机,与大量巡航导弹,中国整个南海地区都无距离可守,甚至连南部省份都将暴露在美军的枪口下;退,美军可在太平岛部署大型雷达以及情报收集中心,只要我们在南海有任何异动,美国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总而言之,只要美军得到太平岛,中国就宛如腿部插了一把匕首,动手打起来,战争初期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太平岛一事上可以看出,台当局对大陆可谓是“恨之入骨”。而他们敢这么猖狂,主要得益于台独份子和仇陆集团的支持。
事实上,台湾的独立份子并不多,但仇陆的势力却十分庞大。
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
2016年,两岸贸易额为1185.6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49亿美元;大陆自台进口1436.6亿美元。纵然台湾每年净赚大陆一千多亿美元,但依旧改变不了支柱产业、制造业衰退的局面。这一切,也的确跟大陆有很深的关系。
1975年,台湾完成制造业十大建设,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
1980年,大陆开始全面对外改革开放,这给台湾经济转型带来了罕见的契机。
在愈发频繁的两岸商贸活动中,台湾对大陆进行大规模低端制造业投资,将一批以人力密集型和原材料供应型的产业转移到大陆,而自己则大力发展IT代工业。
八十年代末,台湾完成经济转型,制造业产生了以和硕为首的“代工五虎”,基本垄断了全球90%的电脑供应量。而产业转型的成功带动了台湾经济再一次飞升发展,到了90年代末,台湾与韩国并驾齐驱,一举夺得亚洲四小龙之首的桂冠。
然而,随着大陆逐渐向中端制造业进军,两岸产业关系从互补升级为竞争。由于不具备原材料与廉价劳动力优势,台湾制造业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比如液晶面板。
十年前的台湾制造业,有三大支柱:芯片、电脑、液晶面板。
与电脑一样,那些年,台湾供应了全球90%的液晶面板。2006年,台湾液晶面板的产值为8000亿元。2007年,这一产值扩大到1.2万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