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北京市来广营地区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前往来广营老人乐园开展慰问活动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与东湖街道商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叶青大厦举行
  • 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与望京街道开展专题座谈
  • 北京中复集团党委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
  • 叶青大厦党委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工商联执委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指引(试行)》推进实施工作部署会在京召开
  • 漳州南靖:“党建链”串联“产业链” 推动发展提质增效
  • 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四十载育“杉”路 四代良种结硕果
核潜艇最大潜伏时间,美国是84天,法国是67天
来源: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18-06-23 | 369 次浏览 | 分享到:

众所周知,潜艇一直都是海军水下战斗的舰艇,他独特是隐蔽性和神秘性也让世人对它也是十分的关注的。特别是在各种战争影视作品和军事书刊当中,潜艇及其作战人员被冠以“海狼”的绰号,潜艇战术也被喻以“狼群战术”,给人一种凶猛狡诈的感觉。

对于潜艇来说,潜艇的作战能力强弱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潜艇的静音性、打击方式(是否拥有潜射导弹能力)、速度快慢等等,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潜艇的作战能力甚至生存能力,那就是潜艇的水下潜航时间长短。那么你知道核潜艇能在水下执行任务时潜航多久吗?

在潜艇的种类中,在水下潜航时间最短的是普通的常规潜艇,常规潜艇的体积小空间小携带的食物和饮水都有限,而氧气只能靠再生药板来实现补充,交换量极小。所以一般在水下潜航一周就要上浮补充氧气,而食物和饮水最多也就保证30天的消耗。最重要的是常规潜艇在水下是靠电池供电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很小一般常规潜艇以5节的静音航速行进最多4到5天就没电了,在想前进就得升起通气管或上浮充电了;如果以最高航速前进的话最多5到10个小时就没电了。所以一般的常规潜艇仅在水下潜艇4-7天就需要浮出水面补充空气,常规潜艇潜航时间很短,那么作为潜艇的拳头武器的核动力潜艇,能够在水下潜航多少时间呢?

如果是从动能来看的话,核潜艇在海底行驶20年都是没问题的,因为核潜艇使用的是核能,核反应堆使用核聚变产生的动力让潜艇前进,理论上来说,只要核潜艇里面装载的核原料充足,能源源不断的为核潜艇提供动能,那么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进行无限的巡航,不用像常规潜艇那样浮出水面更换空气,因为核聚变不需要空气。不过水下无限潜艇也只能是理论上可以实现,核潜艇的人需要食物、空气、淡水、潜艇运行状况等都会影响核潜艇的水下潜航时间。

美国是最早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如今美国所有的潜艇都是核动力潜艇,实力绝对是世界第一,1960年2月到5月,美国“海神”号核潜艇连续航行84个昼夜,美国“海神”号核潜艇环球航行时,曾请心理医生岁艇做过人员耐力跟踪试验,发现艇员在水下连续航行40天后体力和精力开始明显下降,到极限是 80天,已经无法忍受,抑郁症、焦虑现象普遍发生,人为操作失误大大上升,思乡情绪暴涨……,部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一个人长时间在一个封闭、狭窄空间生活工作,对人是一种非常大的折磨,在水下潜航时间过长会影响潜艇兵的身心健康,所以这里也有一个时间限制的,如果把以上的这些都考虑进去,一般的核潜艇在水下只能待40天左右,就需要补充给养、维护潜艇和让潜艇人员放松。美国的核潜艇水下潜航记录是84天,“海神”号归来时,不少美国水兵是被担架抬下来的。

法国的核潜艇“可畏级”当年紧随美国之后,法国的最高长航记录是67天,当年中国在进行核潜艇远航时,打算超过法国就可以的。那么中国是多少天呢?核潜艇水下潜航保持世界记录的是中国,为90天,这次核潜艇远航,不仅创造了我国潜艇水下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平均速度最高的纪录,总航程23625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的极限。艇内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唯一能判定夜间还是白天的是挂在各岗位舱的那块有特殊标记的铜盘挂钟。数百台电机、水泵、蒸汽机日夜不停地运转,轰鸣声不断地震动耳膜。但到后来,好些艇员的耳朵麻木了。

越到后来,艇员的生物钟错乱得越厉害。多数人吃不下;艇员们有的睡不着觉,有的睡着了醒不过来;许多人浑身无力,有的眼皮耷拉着支不起来;个别战士开始昏厥,也有的变得烦躁不安。尽管这样,官兵们意志不垮,一上岗位就拼足全身力气。有的为了解困往太阳穴抹清凉油,有的嚼干辣椒,以此刺激大脑,提起精气神儿。

一句话,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能待上三个月都是英雄和硬汉。一般情况下,潜艇出海不会超过2个月。美国曾经做过测试,潜艇出航极限是2个月。而我国测试时把这个极限延长到了3个月,而且据说美国人是被抬着出来的,我国海军战士是自己走出来的。

                   热   点      
更多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