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形成从“赛场”到“市场”的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建立多维度的激励机制,奖补资金覆盖数据资源开发、算力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2025年省级数据产业资金奖补总规模达1.05亿元,其中“数据要素×”专项奖补3500万元。各市出台奖补措施,济南市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市场主体开展数据产品开发和交易;青岛市对获评国家级“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的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对年度交易额进入全市前十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企业按比例给予奖励,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綦琳表示,下一步,山东数据局将精心遴选28个优秀团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加快推动大赛成果转化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数据动能。
河北:以“数据要素×”大赛为抓手形成5458项资源目录
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张燕介绍,河北坚持以建设“数据要素×”典型场景为驱动,以“数据要素×”大赛为抓手,以推动数据与一二三产结合为着力点,在归集8000亿条基础上,开展公共数据常态化归集和社会数据资源调查,形成了5458项资源目录,以可信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首先要理清数据赋能的‘路径图’。”张燕介绍,河北对2024年“数据要素×”河北分赛的1264个参赛案例数据使用情况深入剖析,研究“数据怎么来”“怎么加工”“怎么使用”的作用机理,总结出自身生成、自采、购买、免费获取4种供数方式,多源数据融合重构、算法建模、统计分析、大模型技术4种治数方式,以及报告、库表文件、数据集、API接口、模型、SaaS应用等6类常用数据产品形态的用数方式,最终提炼出“摸底数、聚生态、建场景”的数据赋能实现路径。这一路径已快速落地实践,例如在商贸流通领域,河北整合“人、车、物”数据,通过优化调度算法实现商品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整体物流效率提升约15%。
“在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的同时,我们以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为契机,同步谋划、发展壮大数据产业本身,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张燕表示,河北将加快构建以数据为核心要素、创新应用为驱动、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生态。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