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至超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7.3%和8.3%,国有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持续改善……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介绍,“十四五”以来,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国有资产的质量更优了、“家底”更厚了。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这5年,是国资央企功能提档、价值跃升、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的5年,是发展提质、改革增效、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的5年,是党建引领、监管护航、企业面貌为之一新的5年。”张玉卓介绍,“十四五”时期,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营质效保持稳中向好。质量效率显著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至81.7万元。
“稳”的基础不断夯实。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说,一方面是保值增值稳,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权益从14.2万亿元增至18.3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5%。另一方面是经营效益稳,“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利润总额,预计比“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40%、50%,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持续改善。
“进”的态势持续巩固。首先,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2021年至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6.3%;去年四季度以来,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到5000亿元。其次,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长江电力、中航成飞等标志性重组项目顺利实施,投资者回报水平持续提高;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22万亿元。
“好”的作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更好支撑。“比如,在基础产品供应方面,中央企业承担约80%的原油、70%的天然气、60%的电力供应,在能源保供、粮食保障、物流运输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袁野说,在产业协同带动方面,近年来,中央企业平均每年采购量超15万亿元,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约200万户,间接辐射上下游企业近700万户;通过扩大项目合作、及时支付账款、减免房租费用等方式,努力为上下游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沃土结出了累累硕果。张玉卓说,“十四五”期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嫦娥六号、梦想号、奋斗者号等一批“大国重器”捷报频传,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持续擦亮“中国制造”名片。
“十四五”以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效。张玉卓介绍,成果可从“强”“高”“优”3个方面概括。
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从研发投入看,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已连续3年每年投入超1万亿元,2024年达1.1万亿元。从科研平台看,累计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474个,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8个。从科技人才看,中央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44万、两院院士219名。
创新效能不断提高。国资央企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需求,构建“融入国家总体部署、组织央企合力攻坚、推动企业主动突破”三层联动攻关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累计布局策源地97个;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向,与8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企民企共同开展研发攻关;主导产学研融通创新,牵头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479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5万个。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国资央企倡导“紧密协同、上下贯通”,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一方面,不断强化“激励赋能”,在出资人支持政策上,坚持“顶格、管用、解渴”,对重大科技成果实施考核加分。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松绑减负”,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自主权,健全尽职合规免责机制。
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
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中央企业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改革,目前总体进度符合预期。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介绍,在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比如,通过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调存量和优增量并举,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二是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方面。持续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国有企业基本实现党委(党组)前置研究事项清单的动态优化,董事会建设进一步加快,企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着力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得到严格落实,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