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北京市来广营地区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前往来广营老人乐园开展慰问活动
  •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与东湖街道商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叶青大厦举行
  • 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与望京街道开展专题座谈
  • 北京中复集团党委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
  • 叶青大厦党委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工商联执委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指引(试行)》推进实施工作部署会在京召开
  • 漳州南靖:“党建链”串联“产业链” 推动发展提质增效
  • 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四十载育“杉”路 四代良种结硕果
我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接受度较高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3-12-01 | 515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见习记者李春剑 记者张蕾)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据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对642份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并撰写《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揭示了中国科研群体在开放数据的动机、存在的挑战、看法和实践行为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结果显示,数据共享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57%的中国受访者担心数据“包含敏感信息或数据共享前须获研究参与者许可”。中国受访者担忧的其他问题还包括“数据滥用(39%)”“其他实验室抢发研究成果(36%)”,以及“不确定数据版权和数据许可(36%)”等。约10%的受访者表示对数据共享没有顾虑。

该调查还首次询问了受访者使用人工智能(AI)收集和共享数据的经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说:“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会促进科学界带来新的知识。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也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受访者60%来自高校,其他主要来自医院或医疗组织(16%)、研究机构(14%)等。从职业阶段分布上看,约47%的受访者处于职业早期(于近5年内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因此,本次调查被业界专家认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青年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的认识。

(责编:杨曦、陈键)


                   热   点      
更多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