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记者看两会)
来源:人民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3-03-13 | 2057 次浏览 | 分享到: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脊梁。作为世界工程机械技术“珠峰之巅”,超级移动式起重机被认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

  回首过去,超级起重装备主要依靠进口。如今,国产起重机不断刷新全球吊载能力新纪录,产品批量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中国成为全球少有的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千吨级超级移动起重机的国家之一。

  徐工在起重机领域实现的突破,只是中国制造创新发展、勇攀高峰的一个缩影。采访中,不少代表委员都以自身经历和企业发展实践,讲述中国制造持续做优做大做强的故事。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制造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

  两会传递中国信心:中国制造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本报记者  温  腾

  今年全国两会,我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采访室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绿色发展成为热门话题。

  “把绿水青山的颜值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让沿岸老百姓吃好‘山水饭’。”广西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代表接受采访时说,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已初见成效,进一步擦亮了漓江这张旅游名片,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十年,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不仅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而且绿色经济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和代表们的采访交流中,我感受到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也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工作重点之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丽中国正不断变为现实。

  

  拼搏实干传递希望信心

  本报记者  刘军国

  今年全国两会采访浙江代表团,“地瓜经济”一词频频被代表们提及。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上,藤蔓是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生动形象地比喻了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浙商和浙企。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浙江企业家的拼搏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代表说,去年年底,浙江多个招商团参展团漂洋过海,抢抓订单,开拓新市场,吸引到更多的外资来到浙江。“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把耽搁的时间、进度抢回来!”胡成中代表信心满满。

  面向未来,浙江的不少企业家代表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要加快转型升级,奋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

  “我们要更多地转向高质量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今飞控股集团董事长葛炳灶代表说,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技术端的突破中找机遇。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屠红燕代表说,要坚持把提升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亚波代表说,三花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拼搏、实干,传递出未来的希望和发展信心。

  

  幸福生活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郑海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全国两会的采访中,我深切感受到民生改善的点滴细节。

  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委员讲述了当地创新推出“五社联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故事。“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在学校周边开设‘四点半课堂’,建设社区里的养老驿站……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协同发力,让社区基层治理真正‘活’起来。”

  “各行各业都有了我们的声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杨洋委员说,绝大部分听力残疾学生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每个人都有可触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全国两会,许多议案提案都与民生相关。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委员说,要加强快递员群体的权益保障;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会会长刘启芳委员建议,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益……

  “幸福生活越来越好!”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代表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也充满了实现梦想的信心。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3日 11 版)

(责编:杨曦、陈键)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