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工作人员 查询
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北京陶瓷商会党支部添新力,预备党员转正、新党员加入共贺
  • 阳泉东站至石家庄站将开行直达动车组列车
  • 国家数据局:截至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
  • 支持设备更新!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补助资金下达完毕
  •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出台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促消费
  • 央行: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 水利部开展首届“中国节水奖”评选表彰工作
  • 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机示范项目开工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来源:新华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18-12-16 | 8693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为梁家河百姓亮起陕北高原第一盏沼气灯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世界第一大党的总书记……

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将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地震灾区到祖国边陲,习近平总书记风雨兼程、走村入户,把真金白银的改革方案送到人民身边,把过上好日子的人民期盼转化为方针政策。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新时代改革的宏大布局中,人民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含金量。

一纸户籍,虽然很薄,却在城乡之间划出一道深深的“鸿沟”。

改,涉及的人口规模十分巨大,牵涉的部门达到10多个,难度和挑战不言自明;

不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公民待遇天壤之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满足?

只有从根本上弥合户籍“鸿沟”,才能打破户籍城乡二元化壁垒,让更多百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2014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全面拉开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幕;2016年1月1日,《居住证暂行条例》施行;2016年9月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别,从此成为历史。拿着一张张簇新的居住证,每年超过千万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异乡奋斗的人们找到温暖归属。

人民,就是改革的依归。

当“落后”的社会生产逐渐退场,“丰富”的百姓生活逐渐登场。人民的诉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社会公平正义要更大彰显、环境污染要更有效治理、人的自身发展要更加全面……

从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到发展学前教育,从异地办理身份证到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从世界最大养老保障计划覆盖更广到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不断升级……民生领域的改革从问题出发,从小事着力,从实处落地。

为了人民,再难也要改——

为让人民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租购并举的新机制正在建立;

为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脱贫攻坚把“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用“责任状”绑定“乌纱帽”,中国已有超过68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为让人民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为让生态自然造福子孙后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锣密鼓,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沙化土地面积大幅缩减;

……

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人民自身的进步与价值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绽放异彩。

2018年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对外公布,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幕全面开启。

积极回应人民期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借鉴吸纳基层有益探索……机构改革方案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新需要,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等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着眼于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针对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在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领域整合组建执法队伍……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发展观中,改革开放的初始动力是人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力也一定是人民。

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当“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成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改革正汇聚起深沉而磅礴的力量,续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迈向未来 春暖花开

2017年4月1日,一则消息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首都功能拓展区、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这座未来之城,甫一问世,就注定使命不凡。

户籍改革、医疗改革、公共服务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制和负面清单管理,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对外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这里先行先试,让人们对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样板间”憧憬无限。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稳扎稳打,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干。”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功成不必在我”,是深邃的思考,更是历史的考量。

中国经济步入深水区,如何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跃迁?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这场古往今来最为独特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创新中,如何保持定力,稳立滔滔奔涌的世界潮头?

下一个40年,乃至更遥远的未来,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完成的历史答卷。

“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等待我们。”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凭借改革开放的风帆驶入更加辽阔的海域,领导世界第一大党、领航13亿多人口发展中大国的习近平总书记放眼更壮美的风景,规划更长远的航线:

——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五大战略跨越行政区划,不断延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空布局;

——从沿海到内陆,从上海“一枝独秀”到东西南北中雁阵分布,12个国家级“试验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的创新样本;

——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这是目标明确、催人奋进的时间表,更是谋划全局、协同推进的路线图。

放眼世界,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出如此长远的规划,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朝向既定改革目标迈进,更没有哪个民族能够一次次推开机遇的大门,把改革的经验不断变成发展的现实。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实现联合国标准下7亿多人口稳定脱贫……

犹如一座灯塔,中国坚定选择并成功实践改革开放的经验昭告世人,只要守正创新、驰而不息,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平实的话语,概括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大逻辑。

“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热忱的邀请,道出了中国追求世界大同的真心意。

短短几年,中国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达80多个。

昔日的开放末梢成为如今的新前沿,穿梭于大漠荒原的“钢铁驼队”成为中外货物贸易的新纽带,一座座“中国建造”成为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新地标……

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为人类未来贡献中国方案。

                   热   点      
更多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