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拜托别捐了”是别样的善意
来源:千龙网 | 作者:zfys6666 | 发布时间: 2016-05-27 | 300 次浏览 | 分享到:

5月18日,河南南阳一居民楼突发大火,王锋三闯火海救人,被烧成“炭人”(上图)。目前,家人及医院收到捐款超过200万元。王锋妻子潘品央求说,手术钱已够,拜托大家别捐了。有农民工、环卫工来捐款,让她感动也让她不安。王锋已在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仍处于高度危险期。(5月27日 《北京晨报》)

王锋勇闯火海救人的壮举,让其从一个平凡之人成为了令人钦佩的英雄,他这种舍己为人的义举就是其善意的掷地有声,如果他没有善良的品格,面对火海也不会有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的胆识。英雄的义举感天动地,各类捐款纷至沓来,这样的故事几乎天天发生,有些身患重病的普通人也会因为其处境令人同情,各种充满关爱的捐款也会源源不断。站在道义的高度,向英雄或身患重病者捐款都是个人善良品格的体现,以法律的视角无偿的捐款行为属于赠与,但是捐款被用在刀刃上却是捐赠人善良品格的落脚点和赠与价值的体现。如果捐款被挪用或者被捐赠人面对捐赠来之不拒、毫无底线,无疑会严重伤害他人的善意,被捐赠人及其亲属如何正确对待捐款的问题非常值得关注与探讨。

据媒体报道2015年12月,四川省盐亭县13岁单亲家庭女孩梁颖,因患癌症晚期且家庭贫困,引起关注,爱心人士纷纷捐款,仅有账可查的捐款即达11万余元。梁颖的父亲、爷爷曾承诺,治病结束后,剩余的钱将捐给需要的人。今年1月梁颖去世,爱心人士希望梁颖的家长捐出余款,但被告知钱已用完,由此引发了一场捐款后的退款风波。

其实关于捐赠余款归属争议,甚至欺诈性骗捐赠都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无疑都伤害了爱心公益事业。笔者认为,爱心人士对身处困境者的慷慨解囊是一种善意,而受捐赠者及其亲属对待捐款的正确态度则是别样的善意。当被捐赠者及其亲属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摒弃良知之时,一场关于善良与爱心的感人故事则会被演绎成欺骗与贪婪,伤害的不仅是捐赠人的善意还有人间道义,即便是通过舆论压力或法律方式让捐赠款重回善意的轨道,已经被伤害的善意很难愈合。

面对源源不断的捐款,对捐赠者及其亲属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对善意的考验,是多多益善、欣然笑纳,还是适可而止、心存敬畏,都关系着善意能否延续或放大。

王锋妻子潘品央求说,手术钱已够,拜托大家别捐了。央求的态度本身就蕴含着诚恳与敬畏,可以说王锋妻子对爱心捐赠充满感激、心存敬畏,这种“别捐了”的央求何尝不是别样的善意,这种别样善意其实就是对捐赠者善意的报答与回馈,让人倍感温暖,这种别样的善意其实会让捐赠者的善意持久延续、无限放大。

我们要通过传播的力量传递英雄的义举、他人的危难,让善意为他们的人生兜底,但是我们更应该传播被捐赠人及亲属对金钱的态度。不能因为传播一种善意而掩饰另一种罪恶,同时也不能因为传播捐赠者的善意而忽视被捐赠方的善意。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