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南京长江大桥上的“生命守望者”。15年来,陈思经常会骑着电动车,往返于南京长江大桥南北堡,救助那些准备轻生的人们。
9辆电动车的报废,换来了351个轻生者的回头。陈思感慨地说:“人生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属于你的,只有你自己是属于你。”
恢复通车后的南京长江大桥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18年12月29日中午12点,是年“50周岁”的南京长江大桥再次恢复通车。当天,陈思起了个大早,他顶着寒风,揣了一壶热水来到江边,静静地守候这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通车之后,意味着人流量增多,我也要更紧张起来。”话毕,陈思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沉思。
见过太多的辛酸故事
在《大桥日记》里,陈思写下这段文字,“有的故事随江水流逝,有的故事得以挽留,我便记在《大桥日记》里……我希望自己是个编剧,续写这些故事,但终将故事由剧中人自己把握,希望结局是美好。”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之一,同时也是自杀高发的地点之一。每逢周六周日,陈思就一直巡逻于大桥之上,以救助那些准备轻生的人们。
15年来,陈思一共拦下351个轻生者,换了9辆电动车。“人生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属于你的,只有你自己是属于你。”
恢复通车后的南京长江大桥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的轻生者,赴死理由各式各样……陈思称,自己见惯了各不相同的故事,每一个都透出两个字:辛酸。
“救人救多了,看到背影,就知道他是否想要自杀。”
经历多了,陈思能迅速识别轻生者。他说,“一个正常的人,走路会左右摇摆 ,很有精神。但是有心事的人,背影会很承重,躯壳是空的, 没有灵魂,像是行尸走肉。”每每遇上类似的这种人,陈思都会上前主动沟通。
陈思动手打过一个想要跳江的小女孩,“我救他的时候,就听她不停念叨着,看到奶奶在水里喊她,让她跳。我猛拍她脑袋,她才醒。”最后,陈思把她拉下了桥。
还有一位新娘的故事:2006年,新婚当夜丈夫出轨,还赔上了2万多块钱的嫁妆。结婚第二天,新娘想寻死在华山,结果遇到了同学,被问“你老公呢?”气急败坏之下,新娘用了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到南京的机票,落地后直接打车来到长江大桥。“她当时穿着一身红嫁衣,望着江面一动不动,两双红鞋都掉江里了。”
“在大桥上,你有的时候会看到鞋子,一摸是热的,人已经冰凉了,在水里找不到了。”陈思见到过各种不同的鞋子,“我曾经怀着敬畏之情,拍过99双鞋子不同的鞋子,后来数据丢了,也就作罢了。”
陈思与志愿者们
陈思最近救的是一个跳桥的女孩平平,“那是白天,她两条腿已经泡在在江水里,人坐在江边。我拉她的时候,死活不理我。”
后来把人救上来才知道,平平父母离异,只有一个残疾的爷爷。因为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来南京打工也无人招收,这才想不开。
“高二的时候,我有半个月没有吃饱饭。拿起手机给我母亲打电话 ,有好几次都没敢拨电话。因为我怕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失望。”听平平讲完自己经历之后,陈思也哭了,“因为有着相同的经历,感同身受,我也从小母亲不在身边,是奶奶将我带大的。”
后来,陈思和自己的朋友一起捐了一万多块钱,“将这笔学费用红包转过去的时候,平平都吓坏啦!”陈思笑着说。
此外,陈思还帮助了平平的朋友,一位和平平有着相同背景和经历的女孩。说起救助原因,陈思表示,无形中帮助平平身边的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让她感受自己不是一个人,还有人和她一样,希望她不要耿耿于怀自己的遭遇。
陈思巡逻时用望远镜看大桥的角度之一
陈思说,春秋两季最让他忧心,“春天和秋天是换季的时候,人们都向往着美好的事情,一旦和现实对照,情绪容易发生变动,容易想不开。”
更多的时候,轻生者常常只有一句不耐烦的话:“多管闲事!”陈思也习以为常,依然尽力劝导。“危难时候,能出手多帮就帮一把。”
“我对所有人都一句话,你不要感谢我,有能力就去帮助别人。”陈思说。
陈思的“大桥缘”
1968年的陈思与大桥同龄,说起与南京长江大桥的缘分,他感慨一切就像早已冥冥之中注定好。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今年以来,仪征市纪委监委围绕建章立制、纪律约束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持续锻造监督执纪“铁军”。 近日,仪征市纪委监委针对纪检监察员开展了一堂信息宣传工作业务培训课。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不少今年新转隶的【详细】
坚定“向海进军、向海图强”城市发展战略 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海
2025-10-02
2025-10-02
2025-09-29
2025-09-29
2025-09-29
2025-09-27
惠爱朝阳 共筑爱心 | 北京陶瓷艺术馆携手朝阳残联开展党员爱心活
2025-09-27
聚焦银川小孔明学校:老干部考察指导 教育、科技亮点获一致好评
2025-09-25
2025-09-19
“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 厦门市发布“全民国防教育月”六
2025-09-18
2025-09-18
2025-09-18
2025-09-10
2025-09-04
2025-09-04
从“产品出口”到“品牌扎根” 厦门海沧助力民营企业“出海”讲好
2025-09-04
2025-09-02
2025-08-24
百姓生活网法制中国频道讯(记者 励群 杨国锋)近日,记者慕名随朋友来到了声名远扬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史秉才的家——唐山乐亭县汤河镇史庄村“史家大院”。见到了这位幽默且善于言谈的66岁老者史秉才。 “家庭纠【详细】
2025-10-02
2025-10-02
2025-10-02
2025-10-02
2025-10-02
2025-10-02
"大家好,我叫李丽(利)娟,因为我生活的大起大落,让我拥有了64个孩子。" 2014年11月,站在北京卫视一档节目的舞台中央,河北武安人李利娟在讲她和她创办的爱心村故事。讲到动情处,观众、嘉宾纷纷落泪,只有嘉宾乐嘉问了一句,"妈妈,您养这么多孩子的收【详细】
2025-10-02
2025-10-02
2025-10-02
2025-10-02
2025-10-02
2025-09-2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