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硕士生医院值班近15小时猝死 曾多次喊“累”
来源: | 作者:zfys6666 | 发布时间: 2018-04-04 | 1820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30日,正在江苏镇江某菜场买菜的顾爱萍接到一个电话,顿时腿就软了。在电话中她得知,自己的独子小顾在医院交接班时突然晕倒,情况危急。这个陪读母亲匆匆赶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没多久,孩子就去世了。据了解,小顾是江苏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研二学生,长期在该院接受“规范化培养”。是什么夺走了小顾年轻的生命?

>>回顾

研究生值完夜班突然去世

事发前,小顾是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规培生”,3月29日晚上不到6点,他就到了镇江一院呼吸内科开始值夜班,第二天上午8点是交接班时间,但在交接班过程中,小顾突然晕倒了。

据了解,小顾是1993年出生,自小成绩优秀。据他的一个表弟介绍,小顾是从盐城景山中学毕业的,那是盐城市区最好的学校之一。大学本科就在江苏大学医学院,2016年9月考上本校研究生。

顾爱萍说,在研一上半学期,孩子白天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晚上回学校学习。到了下学期,就开始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培训了。据了解,研究生在医院实行轮训,每个科室轮流呆。算下来,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据介绍,小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也是校方以及医院都知道的,也通过了相关的考核与体检。在初一时,小顾到北京阜外医院接受过心脏手术,此后状况一直不错。现小顾抢救期间,院方给家属介绍的病情是突发肺血管堵塞导致晕厥,后来的死因据介绍是心源性猝死。

小顾在医院的带教医生姓李,据小顾的家人介绍,李医生在3月休了10天婚假,一直到28日左右才回来。在此期间,“小顾就代管老师的病人,这样一来,他的责任和压力就更大了。”

据介绍,小顾值夜班的频率一般是五到六天一次,在3月23日,他也值了一个夜班,一直到第二天也就是24日中午才下班回到住处。顾爱萍已经退休,自从儿子考研之后,担心儿子身体,她就一直在镇江租房照顾儿子生活。

以前小顾是个话痨,总是想法子陪妈妈说话。可是那天,小顾却没有什么话。“妈妈,我好像不太舒服,你给我到药房买一种药。”吃了妈妈买回来的药,等了一个小时,小顾说自己仍然感觉心跳过速,于是又吃了半颗。

后来妈妈就让小顾第二天不要上班了。那天是周日,据顾爱萍介绍,在李医生休婚假的这段日子,小顾值夜班要负责住院部B区整个17层呼吸内科二区,后来医院安排了一个研一的学生陪他。于是小顾联系那个同学,但是没联系上。后来他又联系另一个组的老师,那个老师的学生就发信息给他,最后见小顾确实不想来了,表示“不太爽”。

有了这件事,在3月29日晚上,再次轮到小顾夜班时,他又去正常值班了。顾爱萍伤心地说:“孩子自尊心强,肯定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就这样一个晚上过去,人没了!”

>>前兆

他曾多次在朋友圈喊“累”

在家属的眼中,医学研究生是没有休息的,除了法定节假日可以休息,平时没有双休概念。

“白天管自己的病人,帮老师做事。轮到夜班了,就经常是从头天晚上5点多干到第二天下午两三点,也就是20多个小时。”据称,事发当天,即使没有出事,在交接班后,小顾也是不能走的,还有写病历等一系列工作。

小顾出事后,同学整理了他的朋友圈,其中在2018年1月10日,“下夜班,下夜班”小顾发了一个瞌睡的表情,时间是当天14点59分。

2017年12月24日,也有一个类似的朋友圈状态,“下夜班了,你没看错,是下夜班。”时间是15点42分。

2017年12月6日,朋友圈发的是“天天这个点下班,我还能说啥呢”,时间是20点46分,那应该是个白班。

2017年10月6日凌晨3点43分,朋友圈写道:“每次值班,都到这个点才睡。”到了白天11点56分,又发了一条朋友圈:“28小时班,一刻不停写病历,做操作,开麻方,收病人,抽血气,睡了不到三个钟头,够够的!”

在朋友圈中,小顾还写道:“最羡慕那些朝九晚五、有双休、享受法定假期的人。”

小顾的表哥杨一明说,对于医院在出事后的及时抢救,他们表示认可与感谢。在事后家属与学校及医院沟通过,希望尽快妥善处理此事。但是各方的态度难以让人满意。

据介绍,事发至今5天时间,沟通进行过七八次,医院出面三次左右。对于家属提出的按照工亡赔偿,医院方给家属答复称,无法申报工伤死亡,因为小顾与医院方没有劳动合同,也不取酬,不符合申报条件。

而江苏大学方面表示,支持为小顾申报工伤死亡。但是如何做呢,校方并没有明确的答复。

>>现象

这些医生倒在工作岗位上

案例一:急诊医生1晚接诊38人后猝死

1月23日11时40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大夫郭庆源值完夜班后突然出现胸闷、心慌、气憋等症状,后做了心电图初步排除心梗,大夫建议住院。就在同事在帮助办理住院手续时,郭大夫突然出现抽搐症状后呼吸暂停,经四个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郭庆源医生生前照片

郭大夫年仅43岁,2009年从武警医院转业到地方医院,事发当晚共接诊38人,原本8时30分下班,因交班等工作一直未能按时下班,妻子为同行,两个孩子中最小的仅五个月大。同事介绍,事发前一小时,他还接到郭大夫电话,让其关注一名病人复查注意事项。

案例一:女医生连续工作18小时后逝世

2017年12月29日,山西榆次人民医院43岁医生赵变香在病房查房时突发脑出血,呼吸和心跳骤停,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505病房是赵变香大夫倒下的地方,她倒下之时,就是在查看这个病房里的病人。“你妈怎么样?”这是赵大夫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当时是笑着问患病老人的女儿。可能是要交代啥呢,说了半句忽然就晕倒了。”老人女儿赶紧抱住赵大夫,大喊“护士!护士!”

▲赵变香医生生前照片

赵变香倒下后,呼吸和心跳骤停,同事们在病房中就地紧急施救。经过近20小时全力抢救,赵变香大夫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赵变香同事回忆,12月28日18时,赵变香接上夜班,到12月29日12时看完门诊,又去查房,赵大夫连轴转,工作了18小时,也许是过度劳累,引发了赵大夫的病情。

案例二:40岁心内科医生深夜猝死

2017年9月16日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位医生深夜猝死,年仅40岁,孩子还不到1岁。

这名医生名叫陈彦东,是哈医大一院的心内科医生。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医生。据她回忆,当天22时左右,陈彦东一切正常,半个小时后,她发现陈彦东不对劲了:“面色青紫”。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拨打“120”,她尽一切努力抢救爱人,却失败了。

▲陈彦东医生生前照片

据陈彦东的同事回忆,陈医生每天都要在7点前到达医院,因为8点进入导管室前,他要查房。除了自己的患者,他还要担心下级医生的患者,加起来30多人他都要亲自看一遍。8点之后,导管室内,陈彦东作为主刀医生,每天要为多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一个手术1个小时。手术间隙,他还要抽时间去其他科室会诊。

“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午饭经常被省略掉,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同事书,陈医生接诊的通常都是危重病人,他们的病情变化快,压力更大。每一天手术后,陈彦东都不回家,要在医院整理病历到九、十点钟,“就算回到家,吃口饭,还得学习”。(央视新闻)

案例三:30岁医生救治6个病人后猝死

“悲痛!武汉市汉阳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周春鹏夜班抢救病人后,猝死在值班室。年仅30岁!”2017年8月11日,武汉一医生猝死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

据汉阳医院医务部部长王国举介绍,周春鹏今年30岁,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2014年3月到汉阳医院工作,先后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工作。

▲周春鹏医生生前照片

事发时,周春鹏当值夜班。王国举回忆,8月10日下午5时20分,周春鹏到岗值夜班,当晚收治了5名常规住院患者。晚11时30分,周春鹏处置完患者后,回到值班室休息。

8月11日凌晨1时20分,病房一位住院患者身体出现不适,值班护士呼叫周春鹏去病房处理。约5分钟后,他重回值班室继续休息。

令人意外的是,没有任何异常的周春鹏出现了意外。凌晨2时25分,病区另一患者不适,值班护士再次去医师值班室敲门,半天无人应答。护士推门后发现,周春鹏躺在床上没有意识,瞳孔散大,没有呼吸、心跳,已测不到血压。

>>解读

医生已成最高危职业之一

健康

就算“能医不自医”成为一般人能理解的说法,但可能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是,医生“心病”率竟然高过常人25%。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对7000多名医生进行调查的结果,现在有1/4的医师患有心血管疾病,医生的患病比率比1/5的全国总人群患病比率还要高25%;1/2的医生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上男性医师患病率是普通群体的2倍。

目前,我国医疗价格总体偏低,劳务技术价格甚至亏本,医院收入主要来自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如果不扩张规模,医疗收入很难持续增长。结果,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来越多,医生也越来越累。“事实上,这是以牺牲医生的健康为代价的。”医师队伍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逐年增高,体检中发现的恶性肿瘤数量也在逐步上升。

劳累

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生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

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都大大超过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

▲2016年5月19日,一张医生瘫坐在地上喝葡糖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关注。

本次调研显示,仅有不到1/4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医师的休息权没有得到保护。医师之所以加班加点与医疗机构诊疗人次逐年增长有关,医师长时间超时工作将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据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95.6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201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65.9%。而本次调查显示,虽然医师收入仍然不尽如人意,但“我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已不是医师职业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医闹

医生是不允许犯错的行业,医患关系紧张更会将医生变为高危职业。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医闹”会出现近300万条记录,除了对医生进行威胁、辱骂和摆放花圈等精神和语言攻击之外,更有对医生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

最新的白皮书显示,医患关系总体出现了好转:34%的医师从未经历过暴力伤医事件,而经历过的医师认为,51%是偶尔的语言暴力。而2014年的调查显示,仅有27.14%的医师未遭受过暴力事件。广大医师对政府出台的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的政策措施都给予肯定,但个别地方政府执行不到位。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