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大土三阳是一位思想深阔,造诣高超,勇于不断探索的画家。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沿着传统文脉的路径踽踽独行,在追寻、思索和实践中逐渐归至传统的正途,使作品充满文人山水的意象之美。
他的山水画不是一个简单学习、复制的过程,而是建立在深厚学养、完备理论和纯熟技法之上,蕴含着极高的精神层次和强大的学术支撑,并由此形成传统与创新并存的个性风貌。他在临摹、研究、吸收历代大家笔墨精华的同时,亦注重提升自己文化与审美的素养,提出了笔墨“五韵”的独特理念,总结出“对立互为”的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
他的笔墨枯涩中含秀润,苍浑里见清逸,既流淌着宋元的诗情,又氤氲着明清的韵味,其境幽深静穆而古意盎然。尤其是画中的题诗和书法,皆出自本人之手,不仅和画面相互关联,也寄寓了画家内心的无限感怀,同时亦是自身修养的具体表现。此时,他更像古代的文人,集画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在舞文弄墨的兴致中抒发着对山水、艺术和人生的一片挚情,同时也赋予作品丰富的精神内蕴和高雅的文人特质。
大土三阳不只局限于笔墨技法上的探索,还在研究古代画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他提出了笔墨“五韵”的学术理念,即神韵、气韵、线韵、点韵、墨韵。他认为神韵像一国之君,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作品若有形无神,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气韵则如南朝谢赫所提倡的,要保持绘画的内在精神和韵味,并达到生机盎然的活泼状态。线韵是画的骨架和支撑,有长短、粗细、曲直、刚柔之分,也是中国画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点韵可以分为粗细、大小,并在有机的交融中体现出不同的韵味,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墨韵分为浓淡、干湿、枯润,如流淌的血液,关乎到作品的生命。好的作品一定是具备这五个元素,是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鲜活之作。大土三阳的笔墨“五韵”,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大突破,在当代画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完善了古代画论的内容,使之更加具体细微,而且对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大土三阳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又总结出“对立互为”的概念,认为中国画中的浓淡、虚实、干湿、疏密等多种对立关系,是可以相互为之服务的,是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
大土三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意识,甚至敢于否定自己的过去,以空杯的心态重新开始。早年他曾追随黄宾虹的山水,但随着认知的改变和提升,对自己过去的作品极为不满,索性颠覆了既往的笔墨从头再来。这种勇气和魄力非一般人所有,充分显示了画家革故鼎新的气度和胸怀。当然,在表现形式和画面效果上的创新,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创作才能有所突破。
比如他的雪景山水画,在技法形式上显示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在雪的描绘上从不施白粉,也不勾白线,完全通过留白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方法不同于古人和今人,是属于他个人的一种创新。他笔下的雪野苍茫静谧,荒寒冷寂,在山石和枯树的交错中尽显雪的安详。它无声地落在山间的每一个角落,掩盖了往日的斑驳山色,却透出生命的气息和古雅的诗意,表现出不染尘俗的清奇之美。
大土三阳所画的树多为枯木瘦枝,但树干遒劲树根盘结交错,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内蕴。在他看来,树木是有灵魂和生命力的,即使是在凛冽的寒冬,依然暗涌着不息的生命潜流。枯朽不是意味着凋亡,而是孕育着另一种重生。枯萎中隐现的生机更能体现生命的倔强和顽强,盎然的春意正是蛰伏在枯木的深处,等待着萌发的那一刻。正如雪莱的诗所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枯槁中生命发现的真意,才是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意蕴。这样表现既符合哲学的辩证法,也体现出画家全新的审美视角。而在技法形式上,他选择了知难而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