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女儿国国王”朱琳:一辈子能有一个经典已经够了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zfys6666 | 发布时间: 2018-03-24 | 1698 次浏览 | 分享到:

演绎角色时,朱琳追求对人性的挖掘,这也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她着迷的原因。

“这部作品讲的是人性,很多中国作品为什么没有人性?它有故事、有矛盾、有冲突、有起承转合,但恰恰没有人性,剧中故事就像你家发生的事,她们就像是你身边的人,妈、婆婆、岳母……但没有东西可挖,就一张白纸在内。”

这或许也是朱琳不再频繁拍戏的原因。到了一定年龄,家庭剧和婆媳剧似乎是女演员的必然归宿,然而朱琳自觉不合适。

在她看来,家庭剧里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符号,“每次接戏,每演一个人物,我都会问她是干什么的。如果退休了,她退休前是做什么的,老师、医生还是干部?她的细节和行为举止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角色只是一个妈妈,我就看不见摸不着了,不知道往哪里努力了,就没有深度、没有个性、没什么价值。”

除了演舞台剧,在电台录“有声小说”如今也占了朱琳很大一部分精力,《歌剧魅影》《乔家的儿女》《大卫·科波菲尔》都是她的代表作。

“你无法借住形象去表现人物,唯一可以运用的表演工具就是声音,播音员一辈子靠声音塑造形形色色的形象,这是一个功夫。”比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深层次想表达的内容都在字里行间,影视改编只是节选可视性的东西。你要慢慢去理解,反复阅读。通过电波,读者和听众有一种互动,这种东西可能只有听广播的人才能感受到。”

最近,配音综艺《声临其境》大火,不过在朱琳看来,节目无法完全还原配音演员的创作过程,“他们拿出来的都是最有意思的段落,可是在话筒前录小说,是一个让心静下来的过程,有意思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回到文学本身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闲暇时,朱琳就在家看小说,最近正在读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的《医生三部曲:最好的告别》。作为一名资深文青,朱琳是看小说长大的。青年时期,欣赏文学作品是他们那一代人最大的娱乐,欧洲大文豪带来的艺术滋养和熏陶,对朱琳成为演员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朱琳也爱听古典音乐,尤其是歌剧。歌剧里音乐性和戏剧性的结合让她迷恋。

她迷恋的作曲家,通俗一点的有普契尼,《蝴蝶夫人》是她喜欢的,口味重一点的有瓦格纳,有人嫌瓦格纳的歌剧沉闷、难懂、篇幅长还不中场休息,朱琳却很迷恋他歌剧里的人文色彩、人性思考和哲学思维。

在北京,朱琳时不时就会出门看演出,但更多时候,她选择在家看碟,“到了这个年龄,我看东西对娱乐性和趣味性的追求就比较低了,我会经常问为什么,问自己为什么,问创作者为什么。”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