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而世界上石油最多的是哪里?正是中东。
一旦中东被掐住,全世界的工业将会陷入困境。也就是说,谁控制了中东,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美国作为世界霸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目标。
中东的石油主要集中在下图这一个区块。
于是美国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打伊拉克、利比亚这类国家,然后又开始打叙利亚,直到干掉最后一个目标伊朗。
前几个目标,美国打得都还算顺利,因为中俄为了自身发展,为了不过早同美国针锋相对,都保持着战略忍耐。但当打到叙利亚时,一旦叙利亚被美国拿下,俄罗斯将失去其在地中海的唯一海上支撑;同时,当叙利亚被美国拿下,就剩下最后一个孤立目标伊朗,将严重威胁俄罗斯,这是俄完全承受不了的。
于是,就有我们后面看到的美俄在叙利亚斗法,这期间必定有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
现在,叙利亚在中俄两国的支撑下,已经很难搞定。美国索性先放手这个目标,直接去干最后一个大目标,伊朗。
一旦伊朗被美国拿下,中东的石油基本被美国掌控,中东能源的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也将掌握在美国手中,全世界的能源命脉将被美国牢牢掌控。
如果这样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世界上还有谁敢同美国作对?
包括我们中国在内,都严重依赖中东石油,你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能源命脉被美国掌控了,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俄罗斯当然不需要中东石油,但美国一旦掌控了中东石油,它就可以轻易的操控世界油价,对于俄罗斯这种靠卖能源为生的国家,它又哪里受得了?
如果连中俄这样的大国都被美国制约了,世界其它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正是中东对中俄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决不能放弃中东,而伊朗将是美国最后的目标。
所以,不论中国还是俄罗斯,都绝对不会允许美国拿下伊朗。
实际上,我们不光是这样说的,还是这样做的。
远一点的,俄罗斯与美国在叙利亚斗法,以俄罗斯的经济能力,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它早就扛不下去了。
近一点的,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早在5月9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中国还会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和其他货物吗?
发言人耿爽回答:中伊之间一直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往来。中方将在不违反自身国际义务的前提下继续同伊朗进行正常、透明的务实合作。
伊朗的原油产量约200万~250万桶/日,中国从过去到现在一直维持着日进口约66万桶的水平,从来没减少过。
也就是说,我们从来没去理会过美国的那一套威胁。
不少人指责中国不够硬气,但你看看,每一次中国有大事,不论是曾经的38度线、17度线,还是近年来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南海仲裁、中印洞朗对峙,包括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战,以及伊朗问题,凡是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中国,从未退却过!
XLW
一大清早,就从美国刮来一股神秘又强磁的金融气息,热浪扑鼻又杀机四伏。
在距离中国六七千公里的遥远的中东地区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宣布全面制裁伊朗,禁止任何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这事关到每一个人的钱袋子。情急之下笔者提笔箸书,就粗泛解读一下这场石油危机和美国重组贸易规则背后的战略大棋局。
大血战来临前夕,美国的战略操守
对伊朗进行石油制裁,是特朗普想了很久想做又难做的一件事。因为当今的多极世界存在很多壁垒和缺口,已经不可能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特朗普十分清楚这一点,但为了强大美国的宏愿和巩固自己政治地位又不得不为之,这是特朗普出发的基本动机。
石油危机的前奏是这样的:
根据美国多家媒体的报道,特朗普政府希望包括特朗普政府希望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这次美国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
一位爆料官员还做了补充说明:“我们将此事定为国家安.全层级最高的事项之一,我认为我们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尽管我不太愿意说‘永远零豁免’这种话。
美国颁布禁令的同时,也派遣了高级官员赶赴欧亚多个国家进行游说,寻求各方支持,其中就包括是印度和中国。而这几天发生的一件大事正好与白宫声明相吻合,美国防部长马蒂斯访问中国了。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选择在贸易战和全球动荡的大背景下访问中国,你说微妙不微妙?前脚刚走,后脚美国就对伊朗挥了屠刀。你说巧不巧?尽管美国做事还有些章法,也开始懂得迎合各方利益,但这终究是有悖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大方针的。所以自然也得到了中方这样的回应:大意是中国不会搞扩张,也没有侵略野心。但中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并坚持保持友好关系,美国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符合世界准则框架,中国也乐见美国这么做。
言下之意就是,你做你的,我不同意。
事实上,美国遣使来华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要阻断中国与伊朗的石油交易。笔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端倪,以特朗普的狗脾气做任何怪异的事情都不足奇,这次为什么心心念念的惦记中国,还动用了国防部长这么大的官。
目的有三:
第一,美国向中方释放善意信号,军方的出面杀意十足也善意十足,把中美之间近来发生的一些冲突做个大致调和;
第二,稳住东亚大后方,放心大胆的对伊朗痛下杀手;
第三,倾听中方意见,揣测中方意图随时与白宫保持联系,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其实,也就一句话,狗鼻子闻味来了.
另一边,美国也在对欧盟做着警告,尽管英法德三国与伊朗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连理关系,特朗普还是选择了一刀切。面对欧盟的索要“豁免权”,特朗普坚决的回绝,“我们不会给予欧盟任何豁免。”,这样一来,欧盟在伊朗的利益有一大半被美国围剿了,这其中还包括能源、航空、银行、制药这几大重要收入来源和金融系统。
特朗普前日遭遇了哈雷重工的滑铁卢,被欧盟堵住了政治命门,正气不打一处来,正好拿伊朗开刀,拿欧盟祭天。向欧盟和伊朗施压,只是要说明一件事——美国复仇的日子真正到来了。
石油危机重现,血小板太低怎么办
石油危机,和金融危机同样可怕的字眼。其波及面之广,震荡程度之深远远超出了物理大地震,石油危机激荡的不只是人们的钱袋子,更是对各国石油巨头和小油商们的心灵摧毁。
历史上共发生过三次大的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紧随战争脚步来的,1973年10月,“中东四战”爆发,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油价一路从3美元飙升至13美元,震撼世界,累及全球。
第二次石油危机就发生在伊朗,78年,伊朗正处在政局动荡时期,亲美的温和派政权巴列维下台,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偏巧的是,两伊战争爆发了,因此石油产量骤降,79年过后油价暴涨,大约涨了三倍左右,而且持续了大半年。
西方经济遭受大范围的洗劫和清剿,哀鸿遍野,死尸一片,这一次也是受战争影响,而背后的庄家还是美国,而至于为什么选择在伊朗政局变革时期对两伊动手,这其中的玄妙自己体会体会就能明白。
第三次是由于伊拉克占领科威特,遭受了国际制裁,切断了伊拉克的原油供应链,国际油价应声下跌,火箭式的蹭蹭往上涨,英法美经济进入低谷期,全球GDP增长率跌破了2%,最后还是国际能源机构发挥了关键的“宏观调控”作用,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原油,才勉强度过。
这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90年,相信有中国的老朋友感受过吧。
从三次石油危机我们或许可以总结点什么?
比如,涉及到石油,几乎每次都有美国“参战”;比如,这几个地方都有宗教冲突,国内都不太平;再比如,石油危机都发生在中东地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