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充电难题、减少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模式在国内多个城市逐渐兴起。如在福州,已有不少运营商入局换电赛道,并加速在高校、景区等场景落地。南宁市也计划2025年建设完成2000个换电柜。
有受访专家提出,推广共享电单车或许也是一种“解题思路”。共享电单车充换电可实现安全闭环管理,无需上楼,且使用方便。企业通过制定规则,可以统一解决停放、充电和维护问题。相较管理个体而言,管理企业或许是更好的治理方式。
“电动自行车治理应更精细化。”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许欢建议,有效规范使用行为、减少安全隐患,还需出台系列配套公共政策,加强安全教育渗透。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回收处理机制建设、强化保险制度,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百姓需求。 新华社北京电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