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加开放的环境,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80后青年王俏是土生土长的琼海人,2017年怀揣着对热带水果的热爱,他放弃在深圳、海口等地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在琼海引进400多种世界各地的热带名优水果,并部分实现产业化推广。
“我想继续通过世界热带水果之窗项目,吸引全球的热带水果新品种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才、技术、设施设备等前来展示、交流、推广和贸易,促进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海南的农业发展。”王俏说。
随着塔里木河复流,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轮台县变得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根基。
“我们不断挖掘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县里举办的胡杨文化旅游节,每年吸引数万名游客来参观消费。我们正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其中仅白杏就种植8万多亩,每年销售额达1.6亿元。”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樊卫民介绍。
塔里木河重返生机,让更多的沿岸百姓吃上生态饭、旅游饭。尉犁县在塔河岸边建设罗布人村寨,每天平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在阿克苏地区,采摘观光、醉游胡杨等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巴楚县倾力打造的红海景区,直接解决就业2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
从生产到生活,从城市到乡村,从万泉河流域到塔里木河流域,科学统筹水资源开发配置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美中国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责编:乔业琼、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