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民生工程,让群众参与,由群众监督,让群众受益,一直是农村公路建设重要要求。
十年来,全国各地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推广以工代赈、一事一议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农村公路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以甘肃省为例,当地将护路员作为村级公益性设施管护“八大员”之一,稳定吸纳群众就业,省市县为每个建制村每年各投入1万元,配备4至6名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补贴不少于500元,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今年8月9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部署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拓展农民就业渠道。
截至目前,全国设置农村公路就业岗位73.28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36.87万个,吸收脱贫户36.47万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十年来,“四好农村路”引发了乡村巨变,让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美,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责编:王连香、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