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丝路明灯、玉兰花开”。6月30日,随着彩车车队缓缓从沙角半岛驶向交椅湾,主塔造型为玉兰花的东莞滨海湾大桥,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后顺利通车。滨海湾大桥,毗邻港澳、紧连广深,与前海、南沙等国家自贸片区紧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大动脉的进一步畅通,为“1小时生活圈”再添新名片。
伴随着香港回归25年的创新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重大工程、创新制度把粤港澳大湾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层现迭出,多种市场要素互联互通,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崛起。
“产、学、研”协同发展
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16年9月,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高一博临近毕业。几经考虑后,他并未选择在香港就业,而是前往深圳创业。
为聚焦于MEMS硅基生物芯片(Bio-MEMS)检测技术与分子诊断系统的研究,高一博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署理院长温维佳教授一起创办了尚维高科。“2020年5月,我们了解了这里的发展前景、政策支持,就把公司搬到了这里。”高一博告诉人民网财经,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局中,自己有幸参与了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创委等部门的技术攻关项目,为创业积蓄了力量。
近日,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第三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图为建设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图片来源:人民图片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大湾区的重要定位。以成果产业化应用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北京怀柔、以开放创新为主的上海张江,一起成为我国三大综合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如今,一批体现国家使命和担当的科技力量,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蝉联全国第一,实现了全国“五连冠”,研发经费支出超3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3.14%;香港特区政府在过去5年投入1500亿港元推动创新科技,带动产业发展热潮,并相继成立了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8所与世界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实验室;澳门特区政府相继成立了多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涵盖了中药质量、仿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城市物联网等领域,并实施了“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发展政策,推动科创快速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智能网络与系统实验室主任、教授陈凯向人民网财经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发挥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的优势,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流通与应用,成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路径,这也是三地人才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作用的结果。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直以来,港澳各方面交流紧密,两地高校在科研人员交流、科研合作、实验室交流、学生联合培养,以及共同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基础。期待今后这样的合作会更加密切,更加扎实。
市场要素互联互通
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2022年6月28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决定批准两地交易所正式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2022年7月4日开始。
“这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更丰富的投资标的,更快捷的投资便利。”听到这一消息后,在洋葱集团负责战略管理和资本运营的何珊告诉人民网财经,近四年来自己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建设以及香港、内地资本市场的加速融合,深感两地互联互通带来的巨大市场发展。“这为企业全球配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为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红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在数字化上围绕科技研发、应用场景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陈凯向人民网财经表示,香港基于在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要素安全协作优势,赋能金融机构探索利用联邦学习和隐私计算技术,在智能风控、反洗钱、普惠金融等方面提供了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决策服务。这不仅推动了粤港澳在金融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也为香港提供了智慧金融升级的破题之道。
事实上,不仅ETF交易,近年来“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一系列政策及产品创新推动了香港与内地的深度合作,两地间的资本、人才、市场、数据、信息、货物等要素汩汩流动,为大湾区的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广阔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一些创新新业态也采取了审慎包容的原则进行监管,鼓励先行先试。”粤港澳互联互通产生的聚合效应,让货拉拉副总裁陈宇深有感触。他说,2014年货拉拉从香港走向深圳叩开内地市场大门时,两地间的市场互补性与人才、政策的支持,让他们备受鼓舞。
“深、港毗邻的先天优势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陈宇告诉人民网财经,香港总部更容易接触到来自全球的人才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公司早期发展的融资提供了便利。深圳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不仅有大量的企业落户补贴和便利政策,也有充满活力的体制、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