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昨日,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举办开学典礼,迎接679名小学一年级新生 摄影/本报记者 付丁
今天,全市140万中小学生正式开启新的学期。在开学前夕,北京市第三场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于昨日举行。校内提质增效是推动“双减”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之策,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市教委制定了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将在新学年开学全面落实。例如,新学期学校每天将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同时学校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不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
学校每天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
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会上表示,新学期学校每天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对有个别需求的学生,学校可以在和家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适当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学校向全体学生提供菜单式的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选择。
据悉,义务教育学校按规定安排教学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一般不早于8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各年级都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学校不得利用晨检、午检和自习课进行学科教学,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此外,义务教育学校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分班考试,不允许分重点班、实验班。
不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
“作业和考试并非不留、不考,而是要真正做到有效。”李奕表示,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做到班级、年级作业公开,总量控制。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改进课堂教学工作。在考试评价方面,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式,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
根据相关规定,新学期将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改进课堂教学工作,学校不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不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加强作业设计指导,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
“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和分析功能,老师在判作业的时候不能只是看对错,还要通过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看出学生学习深层次的问题,即判作业要具有学情分析功能。”李奕说,作业内容的设计方面,基础性作业要少而精,分层次作业要精细设计,弹性作业要合理,个性化作业要考虑其必要性。
教师轮岗解决课后服务校际差异
针对很多家长希望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的需求,李奕表示,学校将努力提供有质量和吸引力的课后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同学们的不同需求。课后服务时间不仅要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扩展学习空间。市教委为此进行了充分调研,很多区和学校用问卷的方式了解家长的需求,其中包括希望学生作业总体上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内高质量完成。
课后服务时间延长了,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李奕表示,可以采用适当的岗位角色交叉缓解这一问题。“当然,老师们肯定要更辛苦一些。”针对课后服务的校际之间差异,李奕表示可以用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解决,在集团和学区内促进较长周期的跨校课后服务,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学校举措
仁和中学设置作业公示栏 定期下发作业质检报告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相当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处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各个学校在推动“双减”工作的进程中,都“量身定制”了相关举措。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蒋吉姝介绍,学校成立了作业管理专班,制定了《仁和中学学生作业管理办法》,将学科作业设计作为教研重要内容,落实“精心设计、限时赋分、全批全改”等举措,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又注重学科思维和素养的提升。此外,学校还设置了作业公示栏,加强作业检查,要求教师及时反馈,强化面批面改,定期下发作业质检报告。努力做到“减量不减标,减时不减效,减负不减质”。
“学校努力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设计综合作业,帮助学生贯通各方面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表示,学校将认真预防各学科作业无序叠加带来的负担问题,形成作业管理的“一标准、一清单、一公示、三评价”有效机制。不仅使每一位教师明晰各项作业之间的关联以及相关标准,而且将“不用手机留作业、不让家长批改作业”等要求具体落地。
在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方面,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进行了统一规划管理。“我们将每天下午2个小时的课后服务,确定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业质量的校内活动课程,统一规划管理,形成多样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课后服务内容体系。” 刘可钦表示,学校开设学业辅导、体育活动、劳动技能、经典阅读、兴趣选修课、班队会等六大板块课程。
政策落实
西城区
课后服务打破界限答疑辅导
为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西城区已经确定,将整合区内少年宫、科技馆、高校等校外资源,为区内学校提供多种形式的课后服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