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雪域高原的历史新跨越:从“喇嘛王国”到现代西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中福影视 | 发布时间: 2016-05-23 | 110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事实证明,昌都战役奠定了和平解放的基础,打开了和平谈判的大门,为促进西藏和平解放创造了必要条件。昌都地区的解放,震撼了全西藏,西藏上层统治集团进一步分化,爱国进步力量开始占据上风。

  昌都战役后,西藏地方政府决定派出代表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和谈。经过友好协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

  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多杰才旦曾指出,在西藏民族的发展史上,有三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第一个是松赞干布统一藏区各部,建立吐蕃王朝;第二 个是萨迦班智达顺应历史潮流,归顺蒙古汗国;第三个就是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从半个多世纪帝国主义策动的名为“西藏独立”实质变西藏为其殖民地的 险恶圈套中挣脱出来,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共同发展进步的康庄大道。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社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云说,西藏和平解放,首先是驱逐了帝 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其次是粉碎了西藏地方少数分裂势力的图谋,再次是为西藏施行民主改革、社会制度的跨越奠定了基础,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开 辟了广阔的天地。

  历史的跨越 现代的西藏

  和平解放后的65年里,西藏历经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几个历史阶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

  对于格列曲塔老人来说,一辈子的生活就像是做了个梦。今年74岁的他,家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那嘎村,住着二层小楼,每个月享受450元的老党员生活补贴。65年前,他顶着农奴的身份,这样的生活根本不敢想。

  格列曲塔说,那时候他每天重复着为农奴主劳作的凄惨生活。他用这样一句谚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形:“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官家所有;纵有生命和身体,却没有做主的权利。”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包括格列曲塔在内,西藏百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格列曲塔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当地贫农协会主任、古荣区农村信用社主任、民兵排长、乡小学后勤负责人等职。

  格列曲塔说:“如果没有西藏的和平解放,百万农奴彻底解放的民主改革就不会有,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标志着西藏自治区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雪域高原正式确立。从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藏人民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42岁的次仁多布杰出生于山南贡嘎县昌谷村,1996年考取西藏民族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西藏山南地区,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最近山南地区撤地设市,次仁多布杰从地区粮食局副局长任上,获选成为中共山南市隆子县纪委书记。

  “听母亲说,刚和平解放的时候,家里四口人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日子,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没想到一个昔日农奴的孩子能成为国家的主人。”次仁多布杰说。

  如今,像次仁多布杰一样,社会主义制度孕育出越来越多的藏族干部。目前,西藏74个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到82%,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府主席、政协主席、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均由藏族干部担任。

  经过65年的发展,西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藏铁路通车、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僧 尼等人群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增加到68.17岁,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大关,连续23年 保持两位数增长……一个更加现代的新西藏让雪域儿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回想起西藏和平解放65年走过的历程,达娃扎西说:“这些成就的取得,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央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英明和伟大。”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必将实现和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新华社拉萨5月21日电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