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升级转换
从脱贫到振兴有效衔接
土城镇位于贵州省习水县西部,面积307平方公里,辖19个村(居)12226户。截至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17个场馆旧址,其中11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分别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全国唯一以红军医疗卫生工作为主题的红军医院专题纪念馆;伴随“青杠坡战斗情景雕塑”“青杠坡纪念广场”“四渡赤水实景体验园”等大批红色元素业态植入,土城已成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
对此,有关文旅专家称,习水土城突破红色旅游瓶颈,融合打通周边资源,连片开发堪称范例。
与习水土城一样,在贵州省,红色景区释放的双拥效能,也为精准脱贫后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红色旅游的容纳、融合、荣光效应,正在将生态文明、文化强国、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一线五产业”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长征路上有好茶,700万亩茶产业从业者视乡村振兴为最佳机遇。赤水河畔出好酒,千家酒企把讲好红色故事当成责任和光荣。红色培训任重道远,遵义市播州区苟坝村聚焦核心资源成功打造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发展中弘扬红色文化,遵义市湄潭县《十谢共产党》新编花灯调成为生动见证。
令人欣喜的是,红色景区助力“黔货出山进军营”行动,贵州省多地与东部战区陆军、驻港部队等建立起稳定供应关系,绿色优质农产品陆续进入部队生活保障APP平台、超市和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