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实践方面,升华了社会主义法治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找准人治与法治这一困扰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症结,以高远的政治视野、高超的政治艺术和坚定的法治定力、科学的法治思维,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大国,确立了法治共识,养成法治信仰,有效统筹推进法治体系建设,全面部署法治强国建设,使法治中国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国际视野方面,推进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当今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阵营上的“东西”较量、经济发展上的“南北”差距,意识形态上的“左右”之争、财富分配上的“贫富”分化,以及反恐、地区安全、区域协同发展、金融稳定、贫困、环保、移民等问题日趋凸显,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飞速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一系列新挑战新期待。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深化网络空间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国际金融秩序变革、加强地区反恐协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新倡议,在建立互联网法院和知识产权法院、加快形成涉外法治工作战略格局、深化现代科技在社会管理服务和执法司法中的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毫无疑问,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必须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协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面对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新任务,及时凝练、明确提出和系统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大理论范畴,必将极大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法治实践创新,必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更加系统的理论支撑,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