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迈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伐
来源: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1-01-06 | 1344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杨志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从“十四五”到“二〇三五”的宏伟蓝图。其中,关于教育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成教育强国”。这意味着,我国教育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迈向教育强国的新阶段。2021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做好谋划,迈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伐。

树立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

观念决定方向,质量观决定发展方向。树立高质量的质量观,就是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是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学校要建立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体系、课程与教学体系、实践与活动体系、管理和服务体系、文化和环境体系、综合评价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的实践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正确发展方向。

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是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坚持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规律和社会性发展规律,建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质量评价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参与性、显示性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形成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是创新发展的质量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从本质上超越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范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智慧的未来教育体系,实现对现代教育的超越。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基本单元,学校教育必须把握教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特点,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创新发展的质量观,实现超越现代、走向未来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要努力破解现代学制和现代学校对人的成长的割裂,重构基于人的连续成长和持续发展的质量观,让每一学段的学校都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和持续发展,每一个学科都关照人的未来发展和连续发展,每一节课都撬动人的生命发展和人生成长,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人生导师和未来引路人。

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是立德树人的质量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观必须回答的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德为先的质量观,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高质量学校德育体系,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有机衔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育工作效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谋好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目标明确后,就需要构建前行路线图。2021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学校应绘制未来五年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绘制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要视野高远。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高度,学校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使命担当。构建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路线图,学校教育要努力实现超越现代教育的基本范式,充分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教育技术和环境挑战,努力构建超越现代空间束缚的未来学校、超越现代学制束缚的人生学校、超越现代分科课程束缚的综合学校、超越现代班级授课束缚的开放学校、超越现代教材和知识束缚的智慧学校……努力通过五年时间,奠基中国特色高质量未来学校的坚实基础,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中国学校教育的智慧。

绘制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要系统全面。绘制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发展路线图要建立系统思维,聚焦于人的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完善于人的发展。人是高质量发展学校的中心,人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的。因此,要构建更加人性化的、适切的育人环境文化,让人的发展场景无处不在,激励人发展的生命场域处处生成;要构建更加开放综合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融合成为生本课程,让学校课程不仅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跑道和路径,也成为支撑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阶梯;要构建更加高效灵动开放互动的教学体系,让教学成为撬动学生素养、学科素养的活动场域,成为开启智慧、激发潜能的推动器。总之,高质量发展的学校需要在系统建构中,逐步开启迈向未来学校的大门。

找好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在明确方向、规划路线图后,2021年将迈出高质量发展关键步伐,首要任务是找准发力点。根据我国教育改革政策方向,关键一步发力点可聚焦于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德育与实践活动体系变革、学校治理和文化建设提升与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四方面。

课程与教学改革,将是“十四五”期间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关键着力点。2020年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完成了进一步修订,高中新课程教材全面启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已从高中阶段开启。课程目标从关注知识学习到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课程实施从必修为主到更加注重选择性,课程评价从关注结果评价到更加关注过程评价和持续学习的评价。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主动关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把握课程改革本质,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找到突破口和增长点。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