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
对于信件内容,何大章表示,宋庆龄是用纯英文写得,很简短。即盼望有生之年见宋美龄一面,如若不能,望其能够将她丈夫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归还。然而,这封亲笔信自交到宋美龄手里后无任何消息回复;宋庆龄很焦急地托廖承志向陈香梅讨个准信,陈香梅再次登门时,宋美龄公馆的侍卫只通报说,“告诉她,知道了。”
1981年3月,宋庆龄病重高烧不退,廖承志写信给陈香梅,再次催促她去见宋美龄,求其赶快回北京与宋庆龄见最后一面。但陈香梅仍未能与宋美龄见面。直到同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去世,也未见到宋美龄最后一面。“不管怎样,在这个送信过程中,陈香梅尽了最大努力了。”何大章如此评述道。
晚年七次归宁母校校方将为其举办追思活动
就在最近,陈香梅在美国逝世的消息漂洋过海,传到其母校广州市真光中学,校方表示不胜哀悼,将为这位知名校友举办追思悼念活动。
据该校行政服务中心主任丁洪生介绍,陈香梅是真光中学1941届芸荒社校友。其生前曾七次归宁母校参加活动。其中首次是在1992年9月12日,67岁的陈香梅校友归宁母校,创作出“白鹤重来爱真光,芸荒姊妹意情长;西楼月满风和雨,学书学剑念恩师。”的诗词;1996年9月11日,被广州市政府授予广州荣誉市民的陈香梅二度归宁母校,参加125周年创校大典,并设立“陈香梅文学奖励基金”,以此鼓励母校学子进行文学创作。
(2007年11月,陈香梅出席广州真光中学135周年校庆)
“2002年陈香梅被原芳村区教育局聘为广州市真光中学终身荣誉校长。2006年8月24日,陈香梅第六次归宁母校,与时任广州市长的知名校友张广宁一起在母校植树纪念,并向学校赠送有过关她的画传。那一次,我接待了她,看到她坐在轮骑上,腿脚不是很方便,但是面色气质却很好。进了学校后,她被我校两名工作人员搀扶着,在校园里缓步走动。”丁洪生追忆到。
他还透露,陈香梅曾为母校捐建香梅书斋和书籍一批,供母校师生参阅。而陈香梅数次为母校题字,“和”字始终贯穿其中。在她看来,以和为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希望母校师生将此一代代传承下去。
“另外,她学贯中西,对于女性保持独立自主的个性颇有一番见解。她说女人要自立自强,不能硬跟男人争,也不能做二等男人,要活出自我来。”丁洪生说道。
(陈香梅向母校赠送有关她个人生平的画传)
法晚记者留意到,数年前,陈香梅在一个公开活动上说,“我的一生走过了千山万水,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虽长期住在美国华盛顿,但永远不忘祖国。我为多年来能为推动中美合作、加深中美交往作出一些贡献感到自豪,觉得这样的人生充实而又有价值。”
让丁洪生最为感动的是,陈香梅在对母校师生的一次演讲中回忆,她青少年时代,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度过的,为了求学,她流亡到广州、桂林、重庆等地,在“咸菜拌饭、没有课本、缺电”的情况下艰难求学。“她说身为流亡学生,她却一直受到教授和老师的鼓励帮助,这让她一直很难忘记。而她在日军侵华、国土沦陷,父亲劝她回美国定居时,她毅然决定留下来与祖国共患难的故事,则感动着无数师生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