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硕士生医院值班近15小时猝死 曾多次喊“累”
来源: | 作者:zfys6666 | 发布时间: 2018-04-04 | 1891 次浏览 | 分享到:

案例一:女医生连续工作18小时后逝世

2017年12月29日,山西榆次人民医院43岁医生赵变香在病房查房时突发脑出血,呼吸和心跳骤停,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505病房是赵变香大夫倒下的地方,她倒下之时,就是在查看这个病房里的病人。“你妈怎么样?”这是赵大夫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当时是笑着问患病老人的女儿。可能是要交代啥呢,说了半句忽然就晕倒了。”老人女儿赶紧抱住赵大夫,大喊“护士!护士!”

▲赵变香医生生前照片

赵变香倒下后,呼吸和心跳骤停,同事们在病房中就地紧急施救。经过近20小时全力抢救,赵变香大夫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赵变香同事回忆,12月28日18时,赵变香接上夜班,到12月29日12时看完门诊,又去查房,赵大夫连轴转,工作了18小时,也许是过度劳累,引发了赵大夫的病情。

案例二:40岁心内科医生深夜猝死

2017年9月16日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位医生深夜猝死,年仅40岁,孩子还不到1岁。

这名医生名叫陈彦东,是哈医大一院的心内科医生。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医生。据她回忆,当天22时左右,陈彦东一切正常,半个小时后,她发现陈彦东不对劲了:“面色青紫”。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拨打“120”,她尽一切努力抢救爱人,却失败了。

▲陈彦东医生生前照片

据陈彦东的同事回忆,陈医生每天都要在7点前到达医院,因为8点进入导管室前,他要查房。除了自己的患者,他还要担心下级医生的患者,加起来30多人他都要亲自看一遍。8点之后,导管室内,陈彦东作为主刀医生,每天要为多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一个手术1个小时。手术间隙,他还要抽时间去其他科室会诊。

“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午饭经常被省略掉,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同事书,陈医生接诊的通常都是危重病人,他们的病情变化快,压力更大。每一天手术后,陈彦东都不回家,要在医院整理病历到九、十点钟,“就算回到家,吃口饭,还得学习”。(央视新闻)

案例三:30岁医生救治6个病人后猝死

“悲痛!武汉市汉阳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周春鹏夜班抢救病人后,猝死在值班室。年仅30岁!”2017年8月11日,武汉一医生猝死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

据汉阳医院医务部部长王国举介绍,周春鹏今年30岁,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2014年3月到汉阳医院工作,先后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工作。

▲周春鹏医生生前照片

事发时,周春鹏当值夜班。王国举回忆,8月10日下午5时20分,周春鹏到岗值夜班,当晚收治了5名常规住院患者。晚11时30分,周春鹏处置完患者后,回到值班室休息。

8月11日凌晨1时20分,病房一位住院患者身体出现不适,值班护士呼叫周春鹏去病房处理。约5分钟后,他重回值班室继续休息。

令人意外的是,没有任何异常的周春鹏出现了意外。凌晨2时25分,病区另一患者不适,值班护士再次去医师值班室敲门,半天无人应答。护士推门后发现,周春鹏躺在床上没有意识,瞳孔散大,没有呼吸、心跳,已测不到血压。

>>解读

医生已成最高危职业之一

健康

就算“能医不自医”成为一般人能理解的说法,但可能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是,医生“心病”率竟然高过常人25%。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对7000多名医生进行调查的结果,现在有1/4的医师患有心血管疾病,医生的患病比率比1/5的全国总人群患病比率还要高25%;1/2的医生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上男性医师患病率是普通群体的2倍。

目前,我国医疗价格总体偏低,劳务技术价格甚至亏本,医院收入主要来自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如果不扩张规模,医疗收入很难持续增长。结果,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来越多,医生也越来越累。“事实上,这是以牺牲医生的健康为代价的。”医师队伍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逐年增高,体检中发现的恶性肿瘤数量也在逐步上升。

劳累

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生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

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小时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时,二级医院的医师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时,都大大超过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

▲2016年5月19日,一张医生瘫坐在地上喝葡糖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关注。

本次调研显示,仅有不到1/4的医师能够休完法定年假,医师的休息权没有得到保护。医师之所以加班加点与医疗机构诊疗人次逐年增长有关,医师长时间超时工作将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据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95.6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201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65.9%。而本次调查显示,虽然医师收入仍然不尽如人意,但“我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已不是医师职业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