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1998年1月16日发生在胜利街88号的案件,高承勇第一次割取死者的器官。他觉得这给了他兴奋感,此后,他又三次割取死者器官。
高承勇供述,割取人体器官,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方反抗所产生的报复心理。
▲一名白银连环杀人案中的遇害者。
那时,参与过案件侦查的警察猜测,凶手会把割完的器官扔掉,翻完了受害者那一片的一两百个垃圾箱,但遍寻不见。高承勇供述,每次杀完人,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了,他把那些割下来的器官用塑料袋装着。从白银回青城的路上有个吊桥,走到桥的中央,他就解开塑料袋,把那些器官倒进黄河里,刀子一撇,回家了。
1988年,是高承勇第一次杀人。6年之后的1994年,他第二次作案。从他的供述中可以确定的是,因为第一起案子,他尝到了“杀人的甜头”。
1998年,他作案四起,杀人逐渐演变成一种机械性的行为。高承勇告诉警察,“到那两天,我就急得不成,就觉得心里慌,就要杀个人,还要割器官,晚上会越想越兴奋。”
2002年后,他逐渐停手,被抓后,他解释原因:一是那时候身体已经不行了,后面的两个死者反抗得特别厉害,他发现自己已经有点控制不住了;第二是两个孩子要上学用钱,2002年到2013年间,他大部分时间在兰州和内蒙古打工。
>>奇人
高承勇的淡定和冷漠让人震惊
朱爱民第一次会见高承勇的时候,就对高承勇的淡定和冷漠相当吃惊,“完全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朱爱民直言,这与他之前接触过的任何嫌疑人都不一样。“不爱说话。”朱爱民是高承勇的辩护律师,“案件是指定的,我们是法律援助。”
而这个发现在之后的会见中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最让朱爱民不能接受的是,高承勇在讲述案件甚至回忆一些细节的时候,“就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对于每个人都会关心的高承勇作案目标的选取,朱爱民说,这个问题他曾经问过高承勇,高承勇对于“专挑红衣服,长头发女子下手”的说法嗤之以鼻,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挑过什么红衣服,长头发,他选取的目标就是他觉得年轻的、漂亮的。
▲嫌犯高承勇
朱爱民觉得高承勇的心理素质超级强,记忆力也超于常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作案时间、地点等细节,高承勇都记得一清二楚,甚至能详细到受害人住址的门牌号码都记得。
高承勇的冷漠和残忍的作案手段让朱爱民很不舒服,在一次会见中,当他听到高承勇冷漠地说起自己所做的一起又一起案件时,他终于忍不住了,“我当时就要求先中断会见,让看守所干警带他去上厕所,我也赶紧出去晒了一会儿太阳,缓解一下压抑的心情。”
>>解密
历经28年 高承勇是怎么被抓的
从首案案发至今年案件告破的28年间,公安机关本着“案件不破、专案不撤、侦破不止”的理念,围绕案件仅采集指纹就达23万枚之多,投入的警力和物力无法统计。
甘肃及白银警方介绍,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之所以成为“世纪悬案”,有三方面原因:
1、有犯罪证据,没有追寻线索。案件久侦不破,主要原因是认定犯罪的证据非常充分,认定和揭露犯罪嫌疑人的线索几乎没有。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指纹、脚印、精斑很多,但没有线索来指向这些是谁的。
2、居无定所,行踪不定。据调查,犯罪嫌疑人1988年做下首案后,一直居无定所,除了在青城镇家中短期居住外,行动轨迹飘忽于甘肃的兰州、天水及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包头等地。直到2015年,犯罪嫌疑人才回到其妻在白银市一学校经营的小卖部中。
3、犯罪嫌疑人谨小慎微,没有犯过其他案件。侦破此案的28年里,甘肃省对此案发生的14年中及案件告破前所有犯案的犯罪嫌疑人都采了指纹和DNA,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系列案件之外一旦犯过其他案件,立即就会进入警方视线。但据警方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系列案件之外谨小慎微,避免与人接触,更没有做出需警方介入的违法行为。
据了解,在28年这么长的时间之后,在茫茫人海之中能锁定犯罪嫌疑人高承勇,DNA-Y染色体成破案的关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反恐怖学院院长陈刚介绍:“DNA存在于每一个细胞核里,在白银系列案件中,警方提取了他的精斑,这也是他的体液,体液里面有细胞和细胞核,因此可以提取DNA进行检验。”
DNA-Y染色体又是什么?陈刚介绍,DNA-Y染色体实际上是一种父系遗传的基因,DNA-Y染色体是父系一代代传下来的,从DNA-Y染色体可以圈定一个家族族谱范围。
据了解,此案中首先是高承勇家族中某一个人被外地警方抓获后,在比对基因时发现此人的基因与犯罪现场所提取到的基因相似度很高,办案机关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之中找到了高承勇相关的关键信息,提取了他的指纹和DNA与当年命案现场留下的指纹和DNA进行信息比对,就此确定了他的嫌疑人身份。
>>对话
受害者家属称这么多年不知恨谁
崔向平的姐姐崔金萍,就是连环杀人案遇害者之一。1998年11月30日,崔金萍惨死在家中。公安机关勘验结果显示:颈部被切开,上身有22处刀伤,下身赤裸,双乳、双手及阴部缺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15056451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75988 传真:010-67475988 邮箱:cctvzfw@163.com
Copyright© 中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