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范迪安:描绘壮阔的时代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4-08-08 | 833 次浏览 | 分享到:

  迈入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上聚焦聚力。

  我们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使中国美术新的创造通过美术评论和理论研究产生更大的社会文化意义。


  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培养,要通过融合科学与艺术的教育,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美术具有艺术与社会、美与生活相互交融的文化特性,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紧把握时代机遇,回应美术发展的时代课题,为中国美术从“高原”迈向“高峰”凝聚共识与合力。

范迪安

  繁荣美术创作

  促进新时代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迈入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上聚焦聚力。许多创作经验丰富的美术名家自觉带头承担创作任务,促生了一大批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和表现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题材美术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和楷模,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崭新精神风貌,绘就了壮阔的时代画卷。这类作品立意之深、场面之大、造型刻画之精、形式语言之新,反映出中国美术整体水平呈提升之势。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节点,中国美术界举办了“聚焦脱贫攻坚、走向小康生活”系列活动。广大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走进农村,深入生活,为农民群众送去优秀美术作品,为美化乡村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同时,美术工作者还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作品,描绘、记录了这一伟大历史成就。去年春天以来,全国美术工作者积极投身“以艺抗疫”的热潮,用艺术助力抗疫,激励斗志,讴歌伟大抗疫精神,谱写壮丽视觉史诗。这些都是美术工作者努力站在时代前列的体现。

  在新的一年里,美术界要持续加强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用美术的方式描绘新时代、反映新成就,特别要以优秀作品表现和反映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浓墨重彩地描绘党的历史、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是美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我们要进一步引导美术工作者增强历史意识、坚持深入生活,从党史国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从令人感动的生活现场中提取创作素材,用画笔记录和表现中国社会的新建设、新气象、新风貌,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

  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包括了对美的艺术作品、美的生活环境、美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期待,因此新时代的美术是一个包含创意、设计、公共艺术、城乡建筑等在内的“大美术”概念。“大美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对美化生活环境、提升大众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华美学精神还可助力优化中国研发和中国制造的产品设计。今天的艺术创新应该着眼于对传统的当代观照,让传统的思想智慧和审美特性通过现代化的形式语言、造型手法得以展现,让更多蕴含中国精神、厚植文化根脉的艺术作品走进大众生活,进一步提升美术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挥美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深化理论研究

  推动中国美术传统实现“两创”

  美术创作实践和包括美术批评在内的美术理论研究,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两翼。推动中国美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理论话语体系,为当代中国美术立言,是中国美术界在新一年要承担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中国美术历史悠久,在世界艺坛中占据独特地位。中国美术之所以能够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就在于美术理论比较成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蕴含着富有民族智慧和东方审美特征的美术思想、研究方法和语言逻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美术传统。其中,历史研究与理论阐述有机统一的思维特征,艺术社会功能分析和艺术本体价值品评融会贯通的话语方式,是中国美术理论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美术理论的当代发展,必须坚守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

  新时代加强美术史与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吃透中国美术传统的精髓要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美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把握艺术规律、拓展艺术语言,以更多优秀美术作品反映时代进步与人民心声。我们要用优秀的中华文化基因,支持当代美术理论评论学术建设,实现对中国美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善于思考和提出当代中国美术理论的重大时代命题和学术课题,通过重塑当代中国美术的价值标准,彰显文化自信;我们要聚焦火热的时代生活和与之相关的创作实践,开展美术评论,使之成为阐释、传播、推动美术创作的重要载体。美术理论评论理应洞悉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特色,体现对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理论观照,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为新时代美术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不同时代与不同文化环境所促生的美术、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的面貌各不相同,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形式法则解决自身艺术问题。我们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使中国美术新的创造通过美术评论和理论研究产生更大的社会文化意义。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