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正式开启达标供暖 三个渠道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来源:人民网 | 作者:cctvzfw | 发布时间: 2023-11-08 | 8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入户测温_副本

供热管家入户测温。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李博)“今天正式供暖了,给您家测下室内温度。”11月7日9时30分,供热管家王居正、陈志军敲响了丰台区洋桥北里一户居民的家门。得到允许后,两位管家入户用携带的测温仪对居民家中暖气片进行抽查测温,“23.5摄氏度,您家的室温达标了。”

北京市于11月6日零时开启试供暖,11月7日零时起正式供暖。按照规定,市民家中室温不低于18摄氏度才算达标。北京市城市管委供热管理办副主任尹波说,本采暖季,北京市集中供热面积约10.47亿平方米,其中居民供热面积约6.79亿平方米。目前,全市3610座居民集中供热锅炉房及热电联产居民供热系统全部投入运行。提前供热期间,居民集中供热单位不再向居民收取额外采暖费。

居民家中室温实现远程监测

洋桥北里社区由首开集团旗下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西罗园锅炉房负责供暖,锅炉房安装3台42兆瓦燃气热水锅炉,下设22座换热站,为周边160万平方米区域及25000户居民提供供热服务。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京说:“根据室外天气情况,我们先期启动了一台锅炉,目前锅炉房和换热站设备均正常、安全运行。”

锅炉房_副本

工作人员检查锅炉设备运行情况。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记者在锅炉房控制室看到,工作人员通过智能供热管理云平台可详细掌握供热区域供水、回水温度及室温情况。“我们通过智慧供热试点改造,已在管辖范围的居民家中累计安装8000余块室温采集器,用于监测居民家中室温,目前200余万平方米任务已全部改造完毕,实现了锅炉房内部分数据远程采集传输和监控。”闫京介绍。

闫京说,通过改造实现了锅炉房、热网、热力站到用户的运行参数远程精准监控,提高了供热系统实时调节能力,以及设备运行的科学性。该平台能根据室外天气情况,实现自动化调节供暖水温。还可远程查看管网水力平衡情况,保障所辖区域供热平衡。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表示,采暖季期间,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督促供热单位根据气温精准调节和安全运行供暖运行。

“我们将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遇到降雨降雪及大风天气,我们会随时调整运行负荷,增加锅炉开启数量,稳步升温运行,确保‘气温下降,室温不降’。”闫京说。

“油改电”为锅炉房减排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介绍,目前,北京市已完成1334项“冬病夏治”改造项目和1008公里老旧供热管线改造任务,补足供热系统的短板弱项。

“我们在北京市负责运营管理的供暖面积为1217万平方米,涉及北京市丰台、朝阳、海淀等12个区。锅炉房、热力站等供热项目共计173处,其中158处锅炉房供暖面积1144.53万平方米。”闫京说,“为保障今冬供暖季,我们在非供暖季针对去年供热出现的‘疑难杂症’开展‘冬病夏治’专项改造,主要对居民家中采暖设施、供热管道及室外老旧供热管网局部进行更新,确保今冬供热安全和供暖质量。”

为达到减排目标以及增加能源利用率,天岳恒还对15处老旧燃气锅炉房锅炉主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对原排放较高、设备老旧的锅炉进行更新,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闫京表示,通过油改电的方式对3处燃油锅炉房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实现了零排放目标。“经过这几年持续改造,我们消除了燃油锅炉房,全部改为清洁能源。所有锅炉房排放均达到北京市要求的氮氧化物30毫克/立方米排放标准,锅炉运行效率达96%。”

三个渠道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北京城市管理委介绍,在应急保障方面,采暖季期间,北京市36支应急抢险队24小时值守,随时应对供热突发情况。

闫京说,西罗园区域有35人的供热管家队伍,服务22个区域,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模式,每名管家下面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我们还配备一支应急抢险保障队伍,管网一旦出现问题,可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确保今冬供暖安全稳定。”

如居民家中遇到暖气不热或跑水漏水情况该怎么办?闫京说,有三个渠道可解决居民供暖“急难愁盼”。

一是,居民可打96139天岳恒报修电话;二是,居民可找供热管家,每个小区楼门口都张贴了供热管家联系方式;三是,居民还可拨打锅炉房和供热站的固定电话。闫京表示,这三种方式都可以联系到供暖维修人员。

“如果是居民家中暖气漏水,我们要求维修人员20分钟必须入户,全力保障居民温暖过冬。”闫京说。

(责编:孟竹、高星)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