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助农商城
工作人员 查询
手机端
工作人员 进入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中国科学家在原始蚂蚁形态及社会性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中福影视 | 发布时间: 2016-05-27 | 34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科学家在原始蚂蚁形态及社会性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独角蚁化石。 钟升 摄
独角蚁个体复原图。 钟升 摄
独角蚁个体复原图。 钟升 摄

  中新网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徐珊珊 钟升)27日,国际著名生命科学杂志《细胞》子刊《当代生物学》上,登载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副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白垩纪时期蚂蚁琥珀的研究,王博团队证明了蚂蚁的“团结性”并非自古有之。

  蚂蚁出现于白垩纪时期,是现今地球上数量最多的昆虫,也是最成功的社会性昆虫。然而,由于化石证据匮乏,人类对蚂蚁早期形态和生态演化仍不甚了解。

  通过与国际科研人员合作对2000余枚琥珀中的蚂蚁标本进行系统调查,王博团队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独角蚁”。该蚂蚁属于最原始的黑帝斯蚁中的一类特化种,具有一对巨型镰刀状大颚,长度近乎是头长的两倍;其唇基中部向上延长,在头顶形成一个独特的“角”,由此得名。

  “你们看这个‘角’,它外侧带有感 觉毛,一旦碰触到猎物,下部一对大牙迅速抬起,与上面的“角”一起夹住猎物,就像个活的捕鼠夹。如此特化的头部结构是首次在蚂蚁中发现”,王博介绍说, “研究表明蚂蚁演化早期就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和生态特化。小小蚂蚁的早期演化过程比先前的设想要复杂的多”。

  此外,该项研究也表明,黑帝斯蚁是独居的捕食类群。这与现今蚂蚁种群高度的社会化大相径庭,却与此前的分子、形态、生态学研究预测相一致。

  “现在我们一提到蚂蚁,就会想到它们齐心协力工作的场景。而研究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蚂蚁其实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的”,王博说。(完)

                 热   点   新​   
              新​     闻    排   行 
    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